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9月底我才开始复习,当时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迅速通读了一遍,因为我认为先有个大致了解再去听课会更有效果,同时也会记下关键笔记。建议构建一个大纲来帮助记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内容。不久后,我开始使用风中劲草进行背诵,但我个人有时倾向于简化处理,这可能使我在理解上不够深入,这是一个性格上的弱点。我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脚踏实地地掌握每一个关键知识点。接着,我便转向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模拟试题,如蒋中挺的五套题、杨加宁的题目以及石磊的资料,多做练习总是有益无害的。开始的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
考研英语方面:
很多教育机构出版的真题集通常按94-04年和05-15年的区间划分,总计包含22组题目。头11年的部分主要用于适应考试节奏,建立自信心。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准确率显著提升,答题愈发得心应手,尽管文章内容仍感困惑,但运用策略依然能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词汇学习,我的策略是,在做题过程中标记生词,完成后立即查阅,直接在试卷上注明词性、含义和常见搭配。我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专用于抄写这些真题中的新词,其实就是在抄写的同时,也包括了解析中提供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这个过程既琐碎又耗时,但持之以恒效果明显。起初,我一天用来看题和校对,另一天用于归纳总结,每天至少投入3小时。后来,我提高了效率,把这两项工作都集中在一天完成。每天开始新的真题练习前,我会复习之前的笔记,如此循环往复,渐渐地就会豁然开朗。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四个部分。这四大部分构成了教育学的基础框架,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
教育学原理是理解整个教育学科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和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过程等基本概念,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部分,建议多阅读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
中外教育史则要求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发展变迁,尤其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过程。这部分的学习要注重时间线的梳理,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异同,理解历史背景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包括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教学策略等内容。这部分需结合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等,去理解教育教学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研究方法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块,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实验设计、问卷调查、访谈等具体方法。这部分需动手能力,理解并能运用各种研究工具和技术。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实践”。对理论知识,我会先凭阅读理解和笔记整理,凭制作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对实践性强的部分,我会找一些真实的教育研究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提高自有的应用能力。
定期自我测试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保证身心健康,这对长时间的复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