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学习:精讲精练和红宝书内容类似,都可以当作课本来学习。如果你复习得早,比如暑假甚至大三下,同时可以先买精讲精练,因为红宝书是教育部出的政治考研大纲,九月份才会出来。由于我复习得晚,我直接买的红宝书当教材复习的,这两本书都看过,区别不大,你们随意就好。真题解析的话,学累了休息的时候可以研读一下,会知道大概政治考什么以及怎么考。1000题一般都是刷两遍的,最后再刷一遍错题(主要是刷选择题就OK,大题随意就好),剩下的书跟着肖老师的步伐走没啥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并不否定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偶尔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还没能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偏向于一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倾向于先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再通过归纳题型来巩固知识,以此增强学习效果。对于仅专注于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举个例子,今年2018年的数学一和三中有一道概率论试题,涉及到“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考试后,我翻阅了许多题型集,没有发现任何一本提到这种特定题型。这不应被视为全新的题型,因为该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并未超出课程范围。但从题型角度来看,它却显得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常规的。如果一本题型书仅仅依赖题型来覆盖所有考点,不仅是降低了考研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老师的智慧。近年来的实际考试题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讲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不断练习真实试题,重复是王道。建议预留2015年和2017年的试卷作为考前模拟,其余的题目可以反反复复地操练。购买真题时,不妨多备几份或者复制几套,做完后仔细校对错误。每日朗诵阅读理解中的文章也是个很好的习惯,非常有益。我这个人喜欢随大流,通常选择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教材,所以英语真题解析我也选择了大众常用的黄皮书。我对自己的得分感到相当满意。如果英语底子较弱,务必尽早开始复习,同时早点着手写作训练,因为后期大部分时间会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更何况12月份还需要大量背诵政治知识。一旦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和句型,就可以开始尝试做一些阅读理解,以找到答题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这是一门深入理解计算机如何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关键课程。我认为,掌握好数据结构的核心在于理解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栈和队列是基础,但也是许多算法的基础;排序和查找算法则是面试和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动手实践,凭编程实现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编程能力。要关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这是衡量算法效率的重要标准。
接下来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理解CPU、内存、I/O设备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至关重要。重点在于指令系统、运算器设计、存储器层次结构、总线系统等内容。我个人觉得,用实例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非常有效,比如凭模拟一个简单的CPU执行程序,或者构建一个虚拟内存系统。理解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也很重要,因这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在学习这两个科目时,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理解了原理,很多知识就能自然地。做题是检验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好方式,我推荐《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习题集,它们能帮助你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