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左右我开始了阅读书籍的旅程,与视频同步阅读了一遍,特别强调了哲学部分,因为理解和记忆在这里至关重要。接着我又逐步地重读了两遍,直到十一月中旬左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使用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强化记忆和深化理解。对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无需投入过多的时间,其效率并不高。关键在于初期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以及过去十年真题中哲学题目的一次过目,因为每年的出题角度都有所变化。十月份开始全面复习政治已经足够,之前的月份不必提前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一门会给人成就感也容易打击人的科目,想学好数学必须肯钻研,不能浮躁,而且专注度要高,勤于复习反思。9月开始看课本,10月20号开始做真题,大约5天做三到四套,剩下的时间用来整理错题并温习相应的知识点。我把30年的真题都做完了,如果时间不够的可以从九几年的开始做,毕竟前面那几套相对容易,和现在的真题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模拟题我做的很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到考试前几天我还是在看真题中的错题,我的建议是真题为主,把真题吃透弄懂就能够拿一个不错的分数啦,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拔高。在做真题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做题顺序和针对性,在考试当中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这几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前,主要是背单词,要完整地背上1~2遍。建议单词软件和单词书一起使用,一直看书可能也会比较枯燥,边记边写。背单词是考研期间的常态,每天都要坚持。暑假开始,就要开始做英语阅读200篇,逐步找到做题的感觉,然后用铅笔做英语的真题。做真题时做好放在下午2点开始,除去作文和翻译,时间控制在1.5H之内,刚开始可以适当放松一点。暑假结束,英语的真题和200篇阅读也做得差不多了。9月份,开始做老蒋80篇,找找做英语阅读的规律,然后做英语的真题,留两套最后实战模拟。真题一遍做完之后,可以开始做第二遍。11月份,开始准备作文,整理并背熟自己的万能模板,注意是自己的,不要照搬书上的。关于拓展词汇量,可以通过记忆真题生词和拓展阅读来辅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测量数据中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以及它们的处理方式。理解误差的本质和特性至关重要,比如误差的分布类型,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以及误差传播定律,这些都是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的基础。在学习这部分时,我会凭做大量的计算题来巩固这些概念,也会尝试去实际应用,例如模拟真实测量环境,预测并处理可能产生的误差。
测量平差则是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关键步骤。平差的目标是凭一系列数学模型,将观测值转换为更准确的参数估计,包括间接平差、条件平差、最小二乘平差等方法。这部分的内容较为复杂,需理解各种平差模型的构建过程,以及如何利用矩阵运算进行求解。我建议大家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数学逻辑,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题目时游刃有余。
再者,实践操作也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你尝试使用一些测量软件,如MATLAB或GeoDa,进行实际的平差运算,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工具。凭反复练习,不仅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还能发现自有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也要注重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不同的思维碰撞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