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中,英语科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不少考生因英语分数相差微弱,被迫接受调剂的命运。从3月到考研结束,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在3月至暑假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记忆单词,许多人会选择那本绿色封皮的无序版单词书,起初我也一样,但我推荐避免使用它,原因是单词量过大,一些词甚至多年未在考题中出现,实属不必记忆。我后来找到了一本根据历年出现频率排序的词汇书,记住了所有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单词,这就绰绰有余了。暑假后,我才开始着手准备阅读理解,无需额外做模拟题,只要深入研习历年真题,足以应对考试。对于英语的其它部分,写作背诵大约十几篇范文就足够了,考试时往往能派上用场。考试时,我首先完成作文,接着做翻译和阅读,由于时间紧迫,完型填空我就随机填写了,每个空0.5分,得分效率远低于阅读选择题,不宜在此耗费过多时间。我注意到考场边的一个女生似乎从完型开始做,但最后时间耗尽,作文还有大半空白,显然是策略不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这是一个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原子结构、分子键合、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核心模块。在复习时,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掌握好基础知识,理解并基本概念和定律,比如波尔模型、价键理论等。重视实验部分,因很多理论知识都凭实验得到直观的理解。例如,凭模拟酸碱滴定实验,更深入地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尤其是计算题,要多练、多思考,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
,对有机化学,这是一门需大量记忆的课程,但并非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各类化合物的构造、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我通常会先构建一个大的有机化合物分类框架,如醇、酚、醚、醛酮等,逐个深入学习。对每个类别,我会理解其特性,比如官能团的反应性和立体化学等。反应机理的学习尤为重要,它能帮助理解反应的本质。我习惯于画图辅助理解,将电子流动和中间体的生成过程描绘出来,这样既有趣又有效。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会结合实际应用,如药物合成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来激发学习兴趣。我会定期回顾,凭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讲给他人听的方式,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