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说到政治,现在都很满腔愤慨,楼主当时学的很痛苦的,最后是险过线呐。9月后旬开始看的,第一遍(红宝书)看的很粗略,就跟翻书一样的和着(肖)1000题做题,结果后来就被自己坑了。因为时间是花了,却没试着去理解,所以效果不好,就开始焦虑了(因为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压力也开始大了),感觉这真的是楼主所有科目中最忧伤的一门了。所以建议第一遍好好看吧,不要胡乱看,后期的时间都是很重要的。政治早期就打好客观题基础,理解好知识点,大题一般都是靠背模拟试卷的,楼主背的肖四。考场上看到大题的那一瞬间,楼主前面选择题做到几乎崩溃的心平静了下来。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自己考得不算太好,大体讲讲自己的复习方式,给大家参考一下。我的英语是最早准备的,大概在十一月份开始背单词,陆陆续续都有准备。当时我的英语四级单词都大多不认识的水平,买了一本恋恋有词背,一早上一个小时只能看五页,后来放弃。我背单词的方法是看着真题背,找较早年份的真题,自己查,自己做笔记,有不懂得就去问老师。因为考研英语是有很多高频词汇的,从真题入手效率会快很多。之后八月份的时候开始背单词书,一天两章,前前后后背了两遍半,把不熟悉的单词记录在笔记本上,睡前起床都翻一翻。再就是做真题,九月份之前我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两遍,程度是每篇文章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没有读不懂的句子。十月份主要是总结一些题型和做题技巧。关于作文,要自己总结出来一些句子。最后,留出近三年的真题最后找做题的感觉。总结来说就是,背单词,做真题,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理解,每个错题都要找出自己的思维与出题者思维的差距,每题都不放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文学史,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丰富的科目。从先秦到现代,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貌和代表作品。我建议你要有系统地梳理历史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和社会背景的关系。深入阅读经典文献,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仅要理解诗词的表面意义,还要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世界。对现当代部分,关注近现代作家的思想变化和作品风格,比如鲁迅、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他们的创作往往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这需你具备扎实的语言学基础和广泛的文学理论知识。语言学方面,掌握音韵、词汇、语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到实际文本分析中。文学理论则要了解各种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多读论文,理解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观点,这对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崇“读、写、思”三结合。大量阅读是基础,无论是教材还是原著,都要广泛涉猎。写作则是深化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尝试写读书笔记或者专题研究报告。思考是连接阅读和写作的关键,每次阅读后都问问自己,这段文字为何如此独特?它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或人性本质?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凭做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强。定期进行自我测试,评估学习效果。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自有的努力会有回报。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寻求他人的帮助,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家人,他们都会是你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