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复习通常在后期阶段展开,进入11月中旬后,需要逐渐提高对该科目的学习时间,从初期的一到两小时提升至每日三小时。此时,重点应放在大量练习选择题上,因为这部分占了50分,包括16道单选题,每题1分,总计16分,以及17道多选题,每题2分,合计34分,它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特别是多选题,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在这部分稳定发挥,达到35-40分是比较理想的分数,当然分数越高越好。我当年选购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题》,每天都模拟完成一套选择题,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自我批阅。遇到疑惑之处,我会立刻查阅《风中劲草》或《大纲解析》来深化理解。同时,我也重新温习了之前做过的《1000题》。这时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关于时事的辅导材料,推荐购买一份,以便了解本年度的重要事件。这样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持续约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感觉做模拟卷的时间还早,又重新拾起了18讲、线代教辅和概率9讲,和再过一遍真题,做了之前不会的题,但我这遍还是有好些题不会的还是不会,重点关注了下。关于数学,我想要推荐的是张宇的高数18讲和概率9讲、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我数学是从5月开始看课本做题,顺序是线代、高数和概率,线代相对简单一些,可以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然后再开始看高数和概率的时候就相对容易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一开始就为考研制定了规划,无论多么忙碌,每天至少要投入三小时给英语。因为深知英语的重要性,如果有一天不接触,就会觉得有些陌生。四月到七月间,我进行了全面的学习,专注于历年真题,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研读,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这四个月里,能背多少就是多少,每天坚持做两篇阅读。我不倾向于使用词汇书籍,所以在阅读中遇到解释的词汇才会去记忆,对于真题中的生词,我会亲自查阅并背诵,通过句子语境来记住单词。完成两遍真题后,我开始了专项训练,购买了一本完形填空手册,五天内完成了20篇文章并做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较多,但随着练习的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我的翻译练习是自我整理的,内容非常精彩!首先,我分门别类地学习了翻译技巧和知识要点,搭配了十多篇翻译习题,我觉得这些题目比真题更具有挑战性,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难度大,很多都难以读懂,更不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后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旅行。花了两周时间攻克这本书,结合老师的指导,掌握了翻译的核心技巧,收益良多。我觉得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这本书之后有了显著的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水力学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如流体静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会在理论题中出现,也会直接影响你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建议从课本出发,耐心地阅读并理解每个定义和公式,配以适量的习题来巩固。
深入理解水流现象和过程。例如,流体流动的状态(层流与湍流)、压力分布规律、渗流理论等,这些都是水力学的核心内容。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能够帮助你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再者,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水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凭实验来直观感受和验证。尝试参与或模拟实验,比如伯努利定理的演示实验,或者凭案例分析了解水坝设计、河流动力学等问题,这将极大地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工具的运用不可忽视。水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需利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进行求解。扎实的数学基础对学好水力学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回顾相关数学知识,并尝试用它们去解决水力学问题。
持续练习,定期自我检测。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你凭做题发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欠缺,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定期模拟考试,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提高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