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政治,虽说经验是自己的。但我走的这个弯路可不希望大家重走啊。提醒大家,暑假实在没有必要复习政治,浪费时间,大可以把时间留给数学、英语。九月份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日子,记得去年是9月中旬,接近400页的红宝书,还有1600题,我是看了好长时间啊,主要在10月到11月,最后12月还将1600题又看了遍,仔细看了答案解析,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其实10月就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广大研友称这套书为”风中劲草“),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的比较,之后买了本”核心考点“,仔细看了下,感觉”风中劲草“是我见过的编得最用心的书,里面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弄得书很花,但是很实用,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这有有配套的习题做,讲解得也详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复习没必要看那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红宝书的精简版,效果很好,当然红宝书看一遍肯定也是有用的,我不能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复习红宝书、做1600题,仅看了两个多月的”风中劲草“就否定了红宝书的作用。”核心考点“上会标明哪些知识点哪年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过(单选、多选或是分析)。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都建议在开始数学复习之前仔细阅读教科书一至两次。这样做旨在帮助那些已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或概率论的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知识;而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课程的同学,则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以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将长阅读分成两部分,并在之间插入翻译环节,这样做是为了在考试中合理调动大脑。一口气连读四篇长阅读确实负荷过重,别过高估计自己的承受能力。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引入了母语思考,这实际上给了大脑一个短暂的“喘息”机会。接下来要说的是广泛阅读,我必须再次强调,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自己试过,发现无论是采用广泛阅读还是精细阅读,我在做长阅读时的出错率几乎相同。有时候,广泛阅读甚至比精细阅读的错误更少,因此我能十分钟后完成一篇长阅读。其实,考研阅读颇有些古怪,对于那些思维跨度大的人而言,过度精细化阅读可能是破坏性的,我就是这样的例子。获取信息过多,阅读速度减慢,题目分析得过于深入,反而可能导致错误增多,令人困惑不解。但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考研专业课方面:
软件工程基础综合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环节。其中,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核心。你需理解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这将帮助你构建起完整的软件工程思维框架。
需求管理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熟练掌握如何进行需求获取、分析、表达和验证,尤其是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系统建模的能力。UML的类图、序列图、用例图等都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务必深入理解和实践。
再者,软件设计和实现是另一个重点。设计模式的学习不能忽视,常见的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要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编程语言的基础扎实也是关键,C++、Java或Python等至少掌握一种,了解其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
测试和质量保证也是重要的考察点。你需理解各种测试类型,比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并学会编写测试用例。对软件质量管理,ISO 9000系列标准和CMMI模型的知识也需有所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凭实际编程和项目经验,真正领悟软件工程的精髓。多做练习题,参与小规模的编程项目,或者阅读他人的代码,都能加深理解。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在线课程、论坛和技术博客,获取更多实战经验和最新资讯。
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至关重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每天的学习进度,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身心健康,适当休息和锻炼,这样在长期的复习过程中保持高效和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