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八月时,我开始观看张俊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讲解清晰易懂。接着到了九月,我着手做肖秀荣的1000题。大纲公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发现内容非常详尽。随后,我转向阅读《风中劲草》,这本书相对精简且实用,我反复阅读了大约四次,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笔记,这让我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如果以后你需要了解如何做笔记,我可以告诉你具体方法,文字描述可能不太够全面。最后,我对《风中劲草》又进行了三次复习。此外,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仅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并重复练习了两次。对于肖秀荣的四套卷,我背诵了五遍,虽然记忆不够牢固。我还使用了任汝芬的四套卷和“20天二十题”作为额外的复习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想学好高数要下死功夫,早点复习还是可以的。高数四本书还是挺难啃的,最好先看了一遍,之后还做几个辅导书,我当时是做的高数十八讲(偏难),线代辅导讲义(个人感觉最好的考研辅导资料),做什么资料其实不重要,踏踏实实做完就行了。辅导书我只做了两遍,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做三遍然后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不要在意分,没有参考价值。要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7月前)主要是记单词,单词一定要扎实。给大家推荐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看他的单词书,我大概是两天一个单元,第一天看单词,第二天复习,这个过程大概是从7月初到9月底,这个期间我坚持每天做一篇95-04年真题里的阅读,做完精读,把不会的单词写下来,没事看一看。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一周做一套真题(05-12年),卡时间做,不写作文2个小时-2个小时十分钟。第一天做,后面六天精读,然后最后一天总结。11月就要开始全面练习写作,基本连三天要写一篇,大、小作文交替进行,最好能和同伴之间互相改一下。同时,把05-12年的真题做了第二遍,这次写了作文。12月分主要是把13-19的真题当作模拟题,一周做一套,然后六天做精读和总结。由于我的新题型做得不太好,这一个月我大概每两天做一篇PartB,不精读,只做题对答案,找到做错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一门涵盖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热能转换与传递的基本原理。对热力学,理解并掌握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至关重要。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强调了系统内能量的增加等于输入能量减去输出能量;第二定律则涉及到熵的概念,它是热力学过程不可逆性的度量,对理解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极其关键。
在流体力学部分,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压强、密度、温度的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流动规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是基础。伯努利定理的应用也是常考点,它描述了无摩擦流体在稳定流动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关系。
再者,传热学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要特别关注傅里叶定律(导热)、牛顿冷却定律(对流换热)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理解这些基本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是解决传热问题的关键。
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深入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尝试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比如设计一个热交换器或者分析一个制冷系统的性能,这样既能提高应用能力,也能你更直观地感受到热工基础的实际价值。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复杂的公式和概念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帮助深化记忆。找到一些高质量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对提升应试技巧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