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堪称最经济实惠的科目,通常从九月起始复习。尽管大纲解析具有绝对权威性,但其编排不够人性化,字体紧凑且缺乏突出重点,所以推荐购买一份精简版的重点速记手册,比如肖秀荣的必背手册就很不错。对于选择题的训练,肖秀荣的1000题是个好选择,首次使用时用于梳理知识框架并做好标注,第二次再深入记忆。接近考试的前几天,回顾错题能有效提升选择题的解答能力。11月中旬会涉及时事政治,我推荐风中劲草的资料,大致浏览两遍,此时考试的关键点就会十分清晰。接下来,在考前大约20天,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试题,其中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值得推荐,它的预测精准,答案解析也清楚明了。在最后冲刺阶段,大题的热点部分需要疯狂背诵,我当时把肖秀荣的题目背了至少五遍。
考研数学方面:
高等数学的学习资料推荐汤家凤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和张宇的十八讲,尽管初期的基础部分可能颇具挑战性。建议以教科书为中心,每周攻克一章内容,某些篇幅较长的章节则需两周时间。可以选择使用本科教材,如同济或浙大的版本,但务必依据考试大纲来学习。同时,可以挑选教材中的课后练习进行训练。此外,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尽力理解并解决每一个问题。这一阶段可能会遇到许多让人困惑的题目,这时候应该在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在后续的复习中重点突破这些难点。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无需过于紧张。但学英语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整个备考阶段持续努力,一刻也不能放松。我最早开始准备的就是这一科,大约在四月初,我在正式复习之前先尝试做了去年的英语真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我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二是让自己熟悉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关键在于均衡,要平衡地处理四大板块:大阅读、翻译、排序和作文。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这四个部分都应该给予同等重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提升空间最大,因此,你可以在接近考试的后期专门加强作文训练。至于完型填空,我没有深入研究。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复习一下,否则可以忽略,因为它所占分数较少,且很难确保高正确率。即使随便猜答案,成绩与精心准备也相差不多,所以在“投入产出比”上并不划算,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题型。但请记住,翻译和排序极其关键,其“投入产出比”甚至可能超过大阅读。许多考生失利的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分配充足的时间去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腐蚀的基本概念和机理至关重要。腐蚀是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造成性能退化的过程。需深入理解金属、非金属等各种材料的腐蚀类型,如均匀腐蚀、局部腐蚀等,并掌握它们的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熟悉并掌握防腐蚀技术是考试的核心部分。这包括表面处理技术(如镀层、涂层)、缓蚀剂的应用、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原理等。对这些技术的工作机制要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再者,了解腐蚀监测和评估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宏观和微观的检测手段,如腐蚀速率测定、腐蚀形貌观察等。要理解腐蚀产物的分析方法,例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测试技术的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凭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腐蚀防护研究进展,这样不仅拓宽知识面,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防腐方案,提升应用能力。
做题和模拟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了解到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趋势,这对提高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定期复习巩固知识点,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是成功的保证。合理安排时间,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遇到难题不气馁,积极寻求解答,这些都将助力你在考研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