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备考不必过早着手,由于记忆力会淡化,通常建议在考试大纲发布后再开始系统复习。暑期里,若觉得英语学习有些疲惫,不妨翻阅一些政治书籍作为调节。大纲公布后,你就需要开始熟悉整个知识框架了。对于政治科目,切勿轻视,虽然有人声称未经准备也能拿到五十分左右,但我认为,没有任何基础就想取得理想成绩是很难的,尤其当你申请的是顶尖高校时,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成为你的短板。政治科目达标并不难,但想借此提分就颇具挑战性了。关键在于选择题,因为主观题的得分差距相对较小,大部分人都会背诵肖四肖八,然而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到六月开始做阅读,记好时间!严格处理!理清为什么错,反复出现的单词要注意,拿个小本子积累下来,随身带,这就是高频词汇!真题不要着急做,要做都要整套做(除了作文)建议暑假做一遍OK,然后10月开始再反复做。我的建议:大家复习英语最好的办法是做真题,5,6遍的做,过一段时间就返回来做,尤其是暑假完了之后,你要做过一遍真题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孩子,你可以背单词,但是最好是放在阅读或作文当中背,个人比较喜欢环球时代出的如鱼得水系列,通过文章记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历史学基础,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大脉络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对年代、事件的记忆,更是对历史进程的理解和分析。你需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例如,从秦朝的统一到清朝的灭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包含了社会制度的演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衰等多方面内容。对这些内容深入理解和对比,能够帮助你构建起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
深度阅读和理解经典历史文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史记》、《资治通鉴》,还是近现代的研究著作,都需去研读和思考。这些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观点,凭阅读,更好地理解历史学家的思考方式,提升历史分析能力。
再者,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史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能答题更具深度和广度。订阅相关学术期刊,参与学术论坛讨论,都能帮你保持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精读是指深入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文献或事件,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泛读则是广泛涉猎各类历史资料,拓宽知识面。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你整理思绪,巩固记忆。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帮助你评估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我想强调的是,历史学并非只是记忆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提出自有的看法。这样,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你都将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