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9月份开始准备的,边上课边看精讲精练,边跟着划重点。听完课之后,把划的重点看了一遍,捋了捋大概的线索,然后就开始做1000题,做完买了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更加浓缩的重点,很薄的一本,但内容都是重中之重。我把这本书又背了一遍,做了10年真题的选择题。接着肖四肖八陆续出来了,就自己做选择题,背大题。临考前看了看之前选择题中的错题,巩固了一下背的大题,政治准备就这么多,不算很高,不过够用了哈哈。马哲部分,看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题目,至少2遍,我的复习顺序是马哲、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马哲部分较难,死记硬背真的记不住,不推荐视频课,讲的都没有针对性。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3月份开始买了几本经典教材:同济大学的高数,清华居余马的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以及配套的课后题辅导册。复习方法是按章节看,边看边抄概念、公式,并且准备个本子做课后题,不懂的或不会的就摘到笔记本(抄概念的本子)上,当然做题的本子和笔记本分开。这一阶段大概花费了2个半月左右。接着就开始做《660题》,其实没有做完,只做了选择的全部和填空的一半左右吧。先提醒一下哈,做这一部分比较折磨人,因为错误率会非常的高,但要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才刚刚开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掉了,但是浏览之前做过的笔记就会很快拾起。6月初到月底我停下了考研复习,准备学校的期末考试。之后7月初回家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并且每天花至少4个小时,注意一些概念的表述和灵活运用,大约20多天过完了一遍——注意要认真浏览和做题,有感想可以在旁边标注。8月15号从家里回到学校,这个时候大概到了第二遍的高数部分还未结束吧,不过这一次过线代时就着重现代讲义上的内容了。大家可以从看课本时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标注在线代讲义的相应位置的空白处,这样以后看会更加方便。其实这个时候有了之前看课本做课后题的基础,看全书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知识点多,全书必须全程看,之后的看书过程可能就更顺畅,只是着重记忆一些薄弱环节,全书上的题也可只做自己标注的部分(错题或不会的地方)。10月1号国庆几天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个时候老师讲的那些体系方法开始发挥作用了,做真题没有下过110分,一般早上做题下午对答案的样子。11月初我开始做400题,一天一套,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过程更能发现薄弱环节。10天搞定,之前的做真题卷子就已经有了基础,所以这个过程会非常快,有明确思路的题目可以只看答题思路,大题争取自己动手算,这个时候(在之前的课本、全书、660题、400题的基础上)做题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当然准确是第一位的。花上20天再整理一下《660》上的错题,大概有十几页的A4纸吧,中间划竖线的那种。这个过程依旧比较麻烦,还是整理思路和知识点的重复记忆,到最后就看这些错题就好了。最后两天做了最近几年真题,那叫个简单呀,大概能到145以上了。但这还不是最终成绩,所以依旧要淡定。到了考场就会发现,考场上做题和平时完全是两个概念,那种状态会很不一样,速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的做题速度一定要提上去,说白了就是知识一定要掌握很牢。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复习思路:有整理的考研词汇串记啊什么的,很不错,可以用。考研单词大概5000个,每天100-200,虽然很多单词我不会写,但是看见我能认识就行,自己在平时做题有碰到的陌生单词也会用查一下然后保存起来。完形填空。这是个在考场上没时间就要弃之的题目,基本不用花时间做,有些小技巧自己做题的时候探究一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难点,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操作和特性至关重要。算法设计和分析也是考察的重点,尤其是排序和查找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CPU、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方面,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关键。特别是CPU的指令集、流水线处理以及内存层次结构的理解,这些都需深入学习。我推荐使用一些模拟器工具,如QEMU,帮助理解硬件的工作方式。
操作系统的学习,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操作系统的并发、同步、互斥概念,以及虚拟内存和磁盘调度策略,这些都是考试的热点。动手实践,比如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实验,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核心,要清楚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特别关注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UD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网络性能和安全问题也是常考点。
学习方法上,我推崇“理解+记忆+实践”的三步法。先理解概念,再重要知识点,凭编程或模拟实验来巩固。定期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调整自有的学习进度和策略。
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困难,要有耐心,自己能够克服。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