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生,我对文科领域尤其是政治感到颇为头疼,但深知一旦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分数会大幅下滑。因此,我还是硬着头皮从八月开始复习政治。我个人认为,在新版的官方教材出版之前,最好能结合历年大纲解析,把肖老师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彻底掌握。后来,我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1000题,并未深入研究错题,不过,做完这些题目后,政治的选择题部分应该能够确保多选题错误不超过三个。选择题的准确性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理想状态是在考前做模拟题时,单选和多选分别最多只允许出错一个。
对于让我颇感困扰的主观题,总觉得理科背景的我在组织语言方面有所欠缺,担心无法流畅表达。然而,通过教师传授的答题策略和固定模式,加上最后一个月疯狂背诵“20天20题”和肖四,我逐渐找到了写作的感觉,仿佛有了神来之笔。
至于时事政治,我一直信赖肖的系列教材。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分析个五六遍真不为过。楼主应该是大三上学期考的六级,想着反正明年要考研,那时候看了一个人说,读篇英语文章把他用中文翻译出来,可以提高阅读水平,楼主就这样做,一直到考研,也偶尔会翻译一下,这说实话,为楼主后面翻译和专业英语打了基础,这两项基本都没很准备,全是这打的底子。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做了张剑150篇吧,错的很多开始,很崩溃,后来八月份开始看真题,我觉得看晚了,一开始老不舍,但是确实可以六月底就看的。最后一个月准备的作文,有点仓促,楼主一开始挺急的,看那图片作文怕自己主旨分析的对,后来发现这也是多虑了,那时候就会看看作文书上的图片想想寓意,就酱。完形填空也没很练,就把真题上的做了做,反正就翻来覆去的分析真题文章,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对每个部分,我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基础,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等内容,需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课程与教学论则是实践层面的理论支撑,如何设计有效的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是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的学习结束后,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理解和应用。定期复习也至关重要,凭做题和回顾笔记,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
我非常重视实践性学习。我会找一些教育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教学案例来分析,尝试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解决矛盾。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教育学的内涵。
对教育心理学部分,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关于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情绪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我推荐大家研究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这对理解和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很有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虽然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大量知识点,但每部分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寻找这些内在联系,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