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共有五类材料试题,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这些试题的主要应对策略是熟记试卷内容。预计在十一月底,会出现肖秀荣的八套卷,建议将每份试卷的材料题依据题目对照答案来记忆,并且查阅风中劲草来复习相关知识点。到了十二月底,会有冲刺的四套卷和五套卷,可以选购以作参考,其中肖秀荣的四套卷尤为重要,务必购买并全面背诵,因为其预测准确性很高。同时,别忘了完成卷中的选择题,尤其是最后的单选和多选题,它们通常涉及到时事政治,需要不断积累。
考研数学方面:
高等数学教材推荐汤家凤的辅导讲义和张宇的十八讲,尽管初期可能感到一些挑战。从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次考试的真题中可以看出,考研数学并不特别强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反而更注重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技能的掌握。因此,在备考时,应重点放在深入理解概念上,尽量避免机械记忆公式(尽管有些公式需要熟记,建议准备一个小本子,每页折成四部分,一面写公式名字,另一面写公式,这样在查看时只看名字,尝试自己复述公式,这种方法对记忆单词也十分有效)。大多数同学倾向于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个人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关键是彻底掌握其中的每一个题目。全书应该至少过三遍,每一次都需要专心致志,匆匆浏览可能会事倍功半。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居中吧。从3月开始复习英语,开始只看英语单词,夏天没复习参加了一次6级考试,想看下水平,结果书面部分和大二基本一样。曾用过黄皮,后来自己想了以下,其实黄皮书很不好,因为该书会把历年真题完全浪费了。用过也觉得有用的资料有以下,考研单词汇编,考研阅读重点词汇,历年真题,个人觉得任何模拟题都是纸老虎,质量远不如真题。每天早上都看一个小时左右,大概隔一天的下午或晚上会做三四篇阅读,做错的做记号,以后重做,晚上有空时看下美剧。因为有的题的思路很习惯,没必要再重复,过一两遍就可以了。要重视的是那些常做常错的题,这些才是自己真正的短板,木桶理论这里是很奏效的,短板决定你的高度,你把阅读中那些做不习惯的思路理顺了,读起文章就会快,而且阅读成绩也会稳定,所以我对做错的题会反复做。翻译完型新题型,这些分数都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每部分题中都有好拿分的基础题,这些放了,要从别的地方拿回来就很难。作文也要重视,这是时间弹性很大的一部分。英语可写太多,不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基础理论是整个电子学科的基石,理解和掌握好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流、电压、功率这些基本物理量要清晰理解其定义和单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工具,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对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基本特性,还要熟悉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行为。
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互易定理,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戴维宁和诺顿定理,能够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简单的电源模型,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多做题、多动手实践是非常有效的。
再者,动态电路和暂态过程的理解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RC、RL、LC网络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以及时间常数的概念,是理解和分析动态电路的关键。这部分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频率响应和滤波器部分,是电路理论的重要应用。了解不同类型的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及其特性,理解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能够帮助设计和分析信号处理系统。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以教材为主,辅以高质量的辅导书和习题集。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尝试用它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要害怕,凭查阅资料、教老师或同学来解决。保持好的心态也是关键,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电路这门科目上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