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我不建议过早开始。我个人习惯在每年的十月份,等政治大纲解析出版后才着手准备。主要参考资料是教育部编纂的大纲解析,同时结合徐之明老师的考研政治红宝书逻辑图解,它能清晰地梳理出政治框架,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历史纲要这部分特别有帮助。另外,我也使用肖秀荣老师的辅导书籍,如命题人1000题,这是做选择题的好帮手,因为选择题是关键,它们直接影响你的政治成绩能否达到70分以上。我在选择题部分除了1000题,还练习了红宝书的900题以及历年真题的选择题。
至于大题,我认为不需要提前太久开始记忆。我自己是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专注背诵政治大题,推荐的资料以肖秀荣系列为主,如肖四、命题人八套卷等,这些在临考前背诵十分有用。通常,考试中会有你背过的知识点出现,答题时根据题目内容展开即可。当然,书写规范和卷面清洁也不容忽视。只要大题回答切中要点,并且字迹清晰,分数应该不会低。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①重视基础内容,有时间就多看,多记公式②基础牢固的情况下,只要有时间就做题,全方面的涉及各种题型③要对数学有自己的一个整体的认知,对于一些重点知识有自己的把握④对于一些常考的,重点的,一定要认真学习⑤最后一句就是对于数学,理解多于其他,兴趣重于一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从4月初处于背单词状态,不会的词可以专门放在一个小本上利用零散时间背背,也有同学用手机APP,看大家更习惯哪个吧,坚持就好。背单词期间在用张剑黄皮书做真题的阅读部分,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篇,慢慢地往上加,做完关键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选,重要的不是题,而是思路。到暑假回家去图书馆觉得带着书太沉,就找了电子版把历年真题打印按年份装订,这个时候就是每天把一年的阅读集中一起做。9月开学后就将近些年的阅读全文写出来翻译核对过。我是一个礼拜左右集中看一波。新题型部分原以为很简单,做了几年的真题发现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16和17年考的确实比较水。考前专门找了题练。作文部分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直到考前在酒店里才正式地把大小作文各写了一篇练手就直接上考场了,前期只是跟着老师学过一些写作技巧,重点看过一些句型和热点话题。完形我认为没必要刻意练,分值低,而且当你阅读能力提高之后做完形自然不困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解上,你需把握住“信号”和“系统”的基本定义,如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等。这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
在具体的知识点中,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关键工具,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两种变换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记得多做练习题,不断巩固这些变换的应用。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掌握Routh-Hurwitz判据和根轨迹法,能够帮助你判断线性定常系统是否稳定,这对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极其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建议大家配合教材和课件,利用网络资源,比如MIT开放课程或者Khan Academy的视频教程,用不同的方式加深理解。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解题的过程,不是仅仅追求答案。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演练不能忽视。凭实战,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