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2.8-考试前:背背背,拿到肖四之后每天一套选择题,肖四的题也有好多重复的,所以大家做的分数都普遍偏高。肖四一定要每个题都弄会,不仅要知道为什么选这个选项,还要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不选,是表述本身的错的?还是不符合题意?如果不符合题意的话那它对应的表述应该是什么?这段时间我把肖四做了两遍,又把肖八拿出来刷了二轮。遇到自己薄弱的章节知识点,就会拿出小草翻翻,小草没有就看大纲。然后就是背背背了。
考研数学方面:
后期复习侧重于使用模拟试卷。虽然这些模拟卷的感觉并不十分出色,但真正关键的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所有做错的题目和重要公式,考前两周我每天都背诵一次这些公式。接下来,我会重新审视全书并标记出重点,同时整理和概括全书的知识点及错误题目,不断修订和完善我的个人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初开始,一完成每日任务便立即休息,并别忘了标示进度日期,这会让你感到实实在在的成就,看着单词本上积累的日志会很有满足感。当你初次背完词汇,就可以着手做阅读理解了。确实如此,无需过于在意语法规则等细节,只需专注于词汇与阅读,反复练习,其余一概不论。计时做阅读,逼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完成,至多允许额外十分钟,若耗时超过八十分钟,意味着考试时可能会时间紧迫。初期的成绩可能不尽如人意,我当初只能答对六个(微笑表情),每次做完后立即校正,简单浏览错误部分,深入分析则留待次日。关于阅读真题,仅需做历年试题即可,保留近两套作为最后的模拟测试。首先独立完成一篇,记录不熟悉的词汇,然后全文翻译,接着对照翻译再次解题,比较两次的答案,最终核对正确答案,根据你的翻译找出答案不同的原因,或是为何正确,为何错误。如此坚持翻译大约十几篇文章,你的翻译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大幅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的系统,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深入理解这一定义,能帮助把握GIS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
GIS的数据模型是需重点关注的部分。包括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矢量数据擅长处理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栅格数据则适合于表示连续的空间分布。熟悉这两种模型的转换方法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GIS的操作和分析技术也需深入掌握。比如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操作,不仅对考试有利,更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有裨益。
对GIS软件的使用,如ArcGIS或QGIS,不仅要了解基本界面和操作流程,还要能够进行基础的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实践操作能力是GIS学科的一大特色,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GIS与遥感、GPS等领域的结合应用也非常重要。例如,遥感图像解析、GIS与GPS集成的定位导航等,这些都需在学习中不断拓展视野,理解和掌握跨学科的知识。
复习过程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做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发现知识盲点,并逐渐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