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开始上阶段扫尾,之后做模拟题和真题,超越5套,张宇8+4,400题5套,李永乐6+2,真题04到19年穿插完成,基本每天一套。11月中旬后,老师会每周先约好完成哪些套题,对我的督促力也是极大的,懒就要抱大腿。主要就是因为每刷完一套,会回顾两遍以上,仔细看每个题型,我是光顾着做题嗨了,到考场上我是一个也没看出来。虽然有两三道大题题型在模拟卷上都出现过。然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李永乐,中间回了一次家待了有半个月左右,用了两个月,实际复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吧;然后李永乐第三遍,用了一个月;然后李永乐第四遍,主要是把之前每轮的错题看了一遍,用了半个月;12月下旬开始真题,一天一套。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重点谈谈后期的复习阶段,这个时期大家可能会感到有些混乱。对于英语来说,后期应重新聚焦于真题。阅读理解想必你已经做得相当熟练,所以此时的重点不再是阅读,而是要进行各专项的交错训练。首先,你可以开始着手翻译,大约在十月可以开始准备英语作文,我个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并且会去背诵它。当距离考试还有十周的时候,我会再次启动真题练习,安排在每周六下午限时完成一套。起初的几套我没有写作文,因为我还不太擅长,随后从周日到周五,我会逐一复习之前做的阅读、完形填空和翻译,每天一篇。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的练习也会穿插在这个时间段,但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别忘了,尽早开始背作文很重要,因为不可能一次就能牢记,即使很熟悉,之后也需要不断重复。特别是进入十二月,英语复习基本上就是以背作文为主了。至于完形填空,这是整个英语考试中最棘手的部分,需要大量时间来辨别选项,但每个空格只得0.5分,性价比较低,做完真题后也不必过于投入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理论是核心。这部分包括了古典贸易理论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以及现代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需记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问题。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如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也是考察的重点。
深入研究国际金融知识。你需了解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尤其是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和国家经济的影响,这是常考点,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理解和计算能力。
再者,国际市场营销和管理的知识也不能忽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制定营销策略,处理跨文化沟通等问题,这些都是国际商务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结合实例进行深度学习。
法律法规部分也不容忽视。尤其对国际商务,WTO规则、各国的关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都需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要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尽可能寻找或构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关键。设置每周或每月的学习目标,完成后进行自我评估,看看哪些地方还需加强。利用好网络资源,比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身心健康,这对长时间的备考过程至关重要。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积累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