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就是到10月份的时候开始背的,到考前一周 一定要看肖的最后四套卷 考试的时候很多题都是那上面有的要把那四套卷的大题全背过 就算不睡觉 不吃饭也得背 而且每个题都要背,前面说的是政治大题 ,选择题我做的是任的序列2 ,就做了这一个序列 。还看了 风中劲草里面是花花绿绿的 那书感觉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人家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没错,数学考得好是很拉分的,数学也是最耗时间的一门课程,我觉得最好应该把本科的教材好好的看看,做做课后习题进行第一遍学习,(这里我要吐槽一下我本科学校的数学教学,教的知识太过简单让我误认为数学很简单就没有仔细的看教材导致后期许多定理公式记不住,数学全书看了很多遍依然不记得)然后就可以上复习全书了,市面上有二李的和李王的,我个人更倾向于二李的,但李王的我在第二年是也看了,看复习全书是个浩大的工程,尽量多看几遍,其实不用全部都会,有些太难考验是不会考的。我看书的时候有不会的题目就想个几十秒,不会的话就立即看答案然后分析为什么我没想出来,然后记住这题的解题过程,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要可以学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到了最后就是大量的做题阶段了,我买了很多题目,有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李永乐的660等,660题我做的最多,两年加起来应该有四到五遍,虽然题目很难不过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许多资料我都是开始的时候新鲜,但认认真真完成的好像没有几本,这是我最大的缺点,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一样,无论哪本习题集认认真真的完成,吃透每一道题就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最后就是冲刺阶段的试卷,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多做几遍,我做真题的时候是用一张大白纸,选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把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过程写上去,然后再修改,到后期有空的时候多看几遍,感觉这样会比较好。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取得佳绩的关键!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必须进行练习。我从未尝试过模拟试题,初次备考时,从9月起,我完成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题目两遍,接着是2005年至2012年的真题四遍,最后是2013年到上一年的阅读一遍作为后期自我检测。第二次备考期间,从9月起,我重复了2005年至2012年的真题三次,以及2013年到上一年的阅读一遍。我通常每天会投入两到三篇阅读的时间,第一次准备时我对英语格外专注,而第二次则减少了分配给英语的学习时间。阅读的第一轮是用来答题并查阅新词,我会将所有不熟悉的词汇记录在笔记本中,并与单词书同步记忆。第二轮则是全文翻译,包括题目和选项都要一一写下。第三轮重做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揣摩命题人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普通物理学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是构建后续理论体系的基石。例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场理论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切忌死记硬背,是要凭实例解析和问题解决来深化理解。
注重公式推导与应用。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应用。比如,从动能定理推导出动量定理,或者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电磁现象。在做题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既锻炼思维灵活性,也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再者,实验操作与分析不容忽视。作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理解物理原理,更要懂得如何运用到实际测量中。对实验部分,不仅需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还要学会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这些都是未来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定期复习和模拟练习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会建议每周设定一定的复习时间,回顾本周学习的内容,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训练,以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和解题速度要求。特别是对难题,不应立即放弃,应深究其背后的知识点,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强调一点,物理的学习需耐心和毅力。它可能一开始会人感到困惑,但只有当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领略到它的魅力。每当我解开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