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出了大纲以后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政治在九十月份都不会花太多时间,但是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要给政治分配更多的时间了。我自己是跟着肖秀荣的复习来的,就是说他的考研政治那套书我每一本都买都看。基本上大家都会选择是肖秀荣还是任汝芬。政治那几本大学教材就不用看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我是把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做基础教材的。政治基础还是要扎实,我把1000题做了两遍。我个人相信,最后取得的分数和你投入的时间精力还是正相关的。只要方法没有跑偏,政治至少不应该成为你们拉分的科目,无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试卷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题目,大题相对规范,然而前面的选择填空题显得格外具有挑战性,自我训练明显不足。从四月起,我开始独立学习高等数学,仓促地在暑假前完成了初步自学,尝试了李永乐的全书,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答,只能浏览,心中焦急无比。暑假期间,我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基础知识,感到自己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几乎没在大学上过数学课、全靠自学的朋友,我强烈推荐在自学后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这真的很有帮助。务必专心听课并详细记笔记,这对梳理解题思路和理解命题角度至关重要,效果强大,让人茅塞顿开。听他人一点教诲,胜过独自苦读十年。学数学切忌只看不动手,看一百遍不如亲手做三遍。直到十一、十二月我才把全书完整地做了三遍,真题也重复练习了两次,第一次是按照考试模式,每天早上限时一套,这样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我个人仅做了大约三套模拟试题。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对考研所需的词汇有一定了解之后,关键的任务便是征服英语阅读。阅读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Part A、B和C。Part A是标准的长篇阅读(包含4篇文章,每篇5道问题,每题价值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被称为新题型,Part C则是翻译题,这两部分各有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分高达60分,英语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表现。其中,Part A是阅读的焦点与难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仔细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绝不能失分过多。20道题目中,尽量保持错误在5个以内,最佳情况是3个或更少,错误越少越好。暑假后期及9月份应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用铅笔答题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以便日后重复练习。在二刷和三刷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可能再次出错,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消化并理解真题,特别是错题,坚信通过大量练习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管理,否则在考研时可能无法完成试卷。推荐在模拟训练时一次性完成四篇阅读,确保时间在70分钟之内。初期阶段,务必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动力装置原理是一门融合了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科目,它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重点包括内燃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等主要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效率计算以及性能参数的确定。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基础的巩固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并能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解析动力装置的能量转换过程。流体动力学的知识也需扎实,因它是理解燃烧室、喷管等工作特性的关键。
实践应用也是动力装置原理的一大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动力装置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工作流程,凭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研究不同工况下,如何调整燃料供应量或改变排气系统设计以优化动力装置性能。
再者,公式推导和计算能力不容忽视。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参数,如功率、效率、压力、温度等,都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运算。熟练掌握相关公式的运用,进行准确的计算,是考试中的得分点。
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备考的重要部分。你尝试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参与模拟实验,或者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动态模拟,这样既帮助你理解复杂的工作过程,也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必不可少。整理笔记,做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环境,都是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盲点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