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每天用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有同学可能不看重政治这块,但是提早复习后面留给专业课的时间才会越多。我用了精讲精练,在这里我想推荐肖秀荣的政治书,毕竟肖大大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的喜好)。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抄到本上,到最后可以根据本上的错题来查看哪块的知识没掌握。在冲刺阶段各大老师的卷子都出来了,我买了肖八、肖四、蒋五以及小黄书,肖四是一定要背熟的,另外可以根据各老师卷子的重合点将热点问题进行背诵。11月份乃至12月份政治背诵的时间会占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非常沮丧。之后,我转向了复习全书,选择了北京大学出版的那本粉红色的版本,内容丰富且讲解详细。对于高数和概率论,我依赖这本书,而对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合了李永乐的资料。推荐大家在期末考试前启动全书的学习,并在暑假期间持续跟进。设定一个时间目标,希望你们能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和扎实计算,这三点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些方面有一定优势。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属的错题集,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你们有空余时间,也建议这样做,这对提高最后的成绩大有裨益。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方面,其实我英语真的很差,之前的三年考了四次四级吧,都没有过去,所以,你懂的,得是什么程度,这里可能也可以激励那些英语底子可能不太好的同学加油哦!从三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其实三月到五月我还是在背单词,每天背160词左右,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复习,如此,然后加上张剑黄皮书的阅读,练练手,虽然错误率都非常高,但也坚持一天一篇吧,保持语感。(ps:这时候还得准备四级,天天几乎满课的状态,所以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则是能逃则逃)英语这个千万记得坚持,突击不太适合,然后我从五月下旬开始的真题,都是写阅读理解,先是写的97到04的,这样到七月份左右就差不多结束我的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底子确实比较弱,所以学的非常吃力,七月我的四级成绩向自己证明了没有白费功夫,我的四级也跟随着考研的准备过了。到暑假后虽然也会背单词,但是占用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且记忆起来也相对轻松许多,再加上做阅读时累积的词汇,看考研文章感觉清晰了点,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弄一个本,摘抄词汇,美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我考研那5000多词汇哪类常考,而且美句的摘抄也为我们的翻译以及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个时候可以做05到13的真题了,如果精力还有富余的话可以给自己加量,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自己分析,自己试着翻译。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偷懒,真题也需要重复做,好多同学会说重复做脸答案都会记得,但是你真的做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直到考研结束,(ps也凭借着考研英语的坚持,下半年的六级考试,竟然也裸考过了,虽说四六级与考研英语不同,但是还是有相通性的,但是考研英语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这些都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英语真的没法说,所以如果英语底子较好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去,但是可以给英语底子较差的一个参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勘探地球物理,顾名思义,是凭物理方法来探测和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地震学、重力学、磁学、电法和电磁法等多个领域,这些方法在寻找矿产资源、解决地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地震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的区别及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掌握震源机制解和地震层析成像等基本技术也至关重要。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多做题,多思考,真正理解和运用。
重力和磁场测量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理解地壳密度分布对重力场的影响,以及地球磁场的基本原理,如地磁倒转、地磁异常分析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实践性较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提升理解。
再者,电法和电磁法是探查地下导电性差异的有效工具。要熟悉各种电测深模型,比如电阻率法、频率域电磁法等,并能计算和解释测量结果。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和矩阵运算。
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尝试阅读一些实地勘探报告,参与模拟实验,或者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时间复习前一天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小测试,以此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