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如果你这时候还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可以适当补充其他老师的押题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接触考研真题,我按照年度顺序从2000年至2017年逐步攻克,使用的资料为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第二次则依据主题板块来练习,选择了李永乐的精讲版真题集。对于清晰易懂的题目,我会毫不犹豫地直接标记通过。在备考后期,模拟试题成为了提升能力的关键工具,市场上种类繁多,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尝试。至于其他相似的模拟题,如李永乐的,可以有所选择地完成。进入到第二个学习阶段,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启动了全书的学习。微积分部分,我选用的是张宇的18讲,由于其重要性和我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我几乎耗尽了一个暑假才完成。随后,在接近新学期之际,我开始研读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对于概率论,我直接采用的是李王的复习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在最后的半个月里,我依然保持稳定节奏,仔细研读并解析历年的阅读理解试题。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地做过六套题目。我始终相信,只要阅读理解能深入理解,其他部分应对起来也应该不在话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它是理解材料性能、设计结构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胡克定律,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熟悉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如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莫尔圆、最大剪应力理论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的重点。对这些理论,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在解题时得心应手。
再者,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弹性、塑性、弹塑性行为,尤其是屈服条件和强化理论。比如,Von Mises屈服准则,Bauschinger效应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分析问题的关键。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拉伸、压缩、扭转实验的结果解释,也是常考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重要。多做习题,凭实例来深化理解,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问题,如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力学模型,以此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书,比如Gere的《Mechanics of Materials》,经典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巩固知识。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既能互相激励,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