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九月启动复习,既不必急于求成,也不宜拖延过久。一方面,我害怕无法达到分数线;另一方面,如果太晚开始,随着考试临近,压力会逐渐增大,可能干扰我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有序起步。我的主攻资料是肖秀荣系列。初期,我每天研读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练习。我会在专注专业课程的同时匀出时间给政治学习,以免最后阶段感到紧张无助。这个阶段大致在十月底结束。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多次回顾精讲精练,并辅以红宝书,帮助加深记忆。随后,肖老师发布了形势政策和肖八、肖四。尤其是肖四的大题,几乎每个考研人都是必背的!总而言之,跟紧肖老师的步伐,熟记肖四,政治科目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高分指南》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涵盖了多种题型和丰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些难题,但总体上不影响复习进度。相比之下,《数学分册》较为基础,如果数学底子不是特别薄弱,可以不必考虑。数学注重的是技巧而非海量练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完成《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后,你应能牢固掌握大部分知识和技巧。接下来,挑选一些习题来实践和稳固你的方法就足够了。我个人后来尝试了陈剑的《考前冲刺》和人大的《数学精选500题》,感觉成效平平,主要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建议主要还是以前两本书为重心,遇到例题先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再查阅答案。至于真题的价值,无需赘言,大家都清楚。我在考试中只因看错题而失分,所以在考试时务必仔细审题,特别是处理充分条件判断题时,切勿急于求成,这是惨痛的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现在我仔细说说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定得词汇量,死背单词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同学的词汇量烂到一定程度,还是需要背一背单词的,现在科技很发达,我建议大家在自己手机上装一个有道词典,把单词书上每一个LIST上不熟悉的单词输入有道收藏,这样你就能建立一个类似闪卡的词汇库。坐车或者等人时,你就能打开有道闪卡,去除汉字部分,直接闪那些单词,不知道的,点一下,中文意思也会出来。方便快捷,效率非常高。一个上班的功夫,车上能闪掉四百个单词左右,背单词就应该是快速多遍,很少有人可以过目不忘。其次,就是通过做真题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可以直接把真题的阅读连做两篇,看看正确率。然后自己找出真题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用彩笔做上记号,同样收藏到有道去。做完这个事情后,就是对两篇文章的理解问题,在做阅读时,最关键的法宝就是一定要有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最起码,你应该有能力快速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这样你有可能搞懂每句话的基本意思,尤其是长难句。对于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应该在阅读的时候在关键句下划线,或者圈出关键词。这些都有助于你最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一步就是要分析每一道题,搞清题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一门深入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基础的课程。它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各种数据组织方式,如链表、数组、栈、队列、树和图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我个人觉得,理解每个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至关重要,这是评估算法效率的关键。熟练掌握排序和查找算法,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凭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例如在LeetCode或HackerRank上做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理解计算机硬件基础的基石。你需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系统。其中,理解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如何协同工作尤为重要。我会推荐你花时间去深入理解摩尔定律、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以及流水线技术等基本概念。内存层次结构和地址映射也是常考点,理解 Cache 和主存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会你在解答相关问题时游刃有余。
在学习这两门课时,我坚持“理论+实践”的原则。除了课本,我还参考了《算法导论》和《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等经典教材,它们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我利用在线资源,如MIT OpenCourseWare的视频讲座,以及相关的论坛和社区,进行自我提升。我也经常凭编写代码来模拟数据结构操作或者设计简单的计算机模型,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复习阶段,我建议多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深化记忆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