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投入的时间不多,这可能源于我身为文科生的背景,很多知识点其实源自高中时期的政治和历史课程。由于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些年的高强度学习让我对这些内容熟稔于心,就算有些模糊,稍加温习便能找回感觉。因此,我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在这上面,我的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没有通读考试大纲,因为它的布局让我不易抓住关键信息。我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首先粗略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要点,然后拿出一张空白纸,按时间顺序构建框架,列出事件、时间和其影响力。对于忘记的部分,我就查阅大纲来加深印象。一周内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随后又回顾了两遍。我还使用了他的命题人知识要点这本书,它提供了大纲,我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个人理解,这对记忆很有帮助。到了后期,我主要背诵肖秀荣的五套模拟卷,以及培训机构提供的题库和参考资料,对于时事政治部分也足够应对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暑假学了一遍基础以后,感觉自己的数学提高了不少。建议像我这样大学基本上没学过数学,完全自学的娃子,在自学完一遍数学后,一定要做题进行强化,非常有用。一定要认真上课,仔细做笔记,非常有用,能够帮你理清思路和出题的角度,非常强悍,一下子就明白了好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没有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做真题阅读,看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从12月到8月,黄皮书阅读看了4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手机安装了金山词霸。阅读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有的阅读我都能背下来了,顺便也把写作练习了。我也没有单独练习写作,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记在笔记本上。感觉写作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结果也是很显著的。后来发现有的长难句读起来还是由困难,就买了本语法书。到开始的时候,没有看完。但是帮助很大。英语我看的书并不多,但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细致的看。看的特别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涉及众多的基础概念,如静定与超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影响线等。每一个概念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因它们是构建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在复习初期,我会花大量时间阅读教材,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的理解。
实践应用是巩固理论的关键。结构力学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技能。我建议大家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经典的例题。在解题过程中,你会发现理论和实际是如何结合的,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再者,掌握计算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处理复杂结构的问题时,熟练运用矩阵位移法、直接刚度法等计算工具大大提高效率。了解并掌握各种简化假设,如理想化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等,也能够帮助在复杂的结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结构力学中的图乘法、虚功原理、能量方法等高级主题,虽然难度较大,但却是区分度高的部分。对这些内容,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读,尝试理解和运用,甚至进行一定的推导练习,这样在考试中应对自如。
定期回顾和总结是保持知识新鲜的重要手段。我会每周设定一天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将一周内学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能避免遗忘,也能提高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