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工程管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英语方面:
自四月初以来,我一直在学习英语词汇,遇到生词会记在小本子上,空闲时复习。有些同学选择使用手机应用,这取决于个人喜好,关键是保持持续性。在此期间,我通过张剑黄皮书的真题集练习阅读理解,起初每日一题,逐渐增加数量。解题后,我会深思答案背后的原因,重视的是思维过程而非答案本身。暑假回家时,由于携带书籍不便,我在图书馆找到了电子版历年真题并打印,按照年份装订,然后每天集中完成一年的阅读部分。
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逐字逐句翻译近十年的阅读理解,并定期回顾。新题型部分初看简单,但实际做几套真题后发现有一定挑战,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题目相对容易。因此,在考试前,我特意找了一些题目来训练。对于作文部分,我没有太多经验可分享,因为在考试前一天我才在酒店里首次正式写了大小作文各一篇作为热身,之前只是跟老师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关注了一些常用句型和热门话题。至于完形填空,我认为无需特别强化训练,因为它分数比重较小,而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做起来自然会变得轻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学部分,虽然基础性较强,但需对初高中知识点有扎实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复习时,我建议先梳理基本概念,凭大量做题来巩固。尤其要注意的是,管理类联考的数学题目往往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并掌握各种模型和公式如何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至关重要。提高解题速度也是备考的关键,这需大量的练习和时间管理技巧。
逻辑推理部分,它考察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这部分需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快速识别出题目的逻辑结构。我在复习过程中,凭阅读逻辑学相关书籍,训练自己理解和构建逻辑链的能力,并凭做题来提升速度和准确性。多做一些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实战能力。
写作部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部分。前者要求批判性地审视给定的论述,找出逻辑漏洞;后者则需提出自有的观点并进行有力的论证。我在准备这部分时,不仅会积累一些常见的论证模板,还会定期练习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条理性。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特别要训练批判性思考,对论说文,则要注重结构完整性和深度。
在整体的学习策略上,我认为“系统复习”和“模拟实战”是两大核心。系统复习帮助我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模拟实战则我适应考试节奏,提升应试能力。保持好的心态,不被难题困扰,坚信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所回报,这是我在考研路上坚持下来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