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涉足政治复习相对较晚,大约在九月中旬才全面展开。主要参考了一本非常热门的教材,作者姓杨,书中的内容精炼且知识点清晰。我通读并尝试背诵了一遍,但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又反复研读了几遍,尽管如此,仍然推荐大家尝试背诵。对于真题,我个人没有使用,所以不便评论。我选择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完成了两轮,这是必须要做的部分。此外,我还做了一遍1600题,感觉作用不大,主要是用来提升手感。到了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至于时政,我采用了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以及辅导机构提供的各种时政材料。到了考研后期,这类资料会大量涌现,无需过于担忧。
考研英语方面:
到了十月底,我已经完成了黄皮书的练习,紧接着我就投入了真题的海洋!我对真题进行了三次深度研磨,直至考试前夕。之前的错误纠正方法依然有效,即使全对也要回头复习。不断重做真题不仅能让你熟悉命题的套路,也能保持你对考研英语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词汇积累是不可或缺的,你会随着词汇量的增长,越发觉得当初的自己多么需要改进。进入十一月下旬,我就开始着手准备英语作文了。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只专心记诵了老师精选的十篇小作文和十篇大作文。小作文还算轻松,内容简洁,多花点时间就能记住。但面对大作文,那种背诵的痛苦简直让人崩溃,尤其是遇到一些复杂难懂的句型,虽然理解起来费劲,但要背下来更是个挑战!于是,我决定采取新的策略,将中文作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对比原文进行修改,找出差异,并用红笔标记,这样下次查看时一清二楚。每天翻译一篇,一轮下来,你会发现小作文主要考察格式,句子通顺即可;而大作文的要求更高,除了格式,还需要一些有深度的句子。不过,大作文的框架大致相同,几次练习后,无需背模板,也知道开头、正文和结尾如何布局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现代汉语》是一门深入研究汉语语言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的理解,如音韵、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这些是理解汉语的基础,也是答题的关键。要关注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比如新词新语的产生、方言的研究等。我会定期做历年真题,凭实践来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阅读相关学术论文也有助于提升深度理解。
《公文写作》则更偏向实践应用。我建议从了解并掌握各种公文格式开始,包括通知、报告、示、函件等,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规范。多读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会找一些典型的公文范例进行研读,分析其结构、用词、语气等特点,再尝试模仿写作,逐步形成自有的风格。公文写作强调实用性,需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所以关注社会热点,理解政策动态也非常重要。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好的应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我在考研路上的一大心得。合理规划时间,坚持每天的学习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