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考试时间分配问题。我看任汝芬四套题,任建议选择题一半时间,问答题一半时间,因为选择题你会的就会,不会的你再纠结也没用,你还是不会,还不如抓阄来得快。并且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不然不要改变第一选择,这是大多数人的经验之谈。大题五十分,如果肖秀荣压准了题,以肖秀荣的话唠风格,能让你写字写的手疼;如果没压准原题,你得在头脑中搜索下他的那些知识点你用得着,另外自己还要组织语句吹牛,要的是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1. 建立根基(自学大约需两个月):熟悉教科书内容。每一本书的课后练习都应该浏览。对于无数学背景的学生,选择一本权威教材,并依据数学课程大纲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技巧。大纲未涵盖的部分通常不是考试重点。已有数学基础且自认为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实施策略如下:阅读每个章节时做笔记,摘录关键概念和理论。接着尝试解答示例题目,若遇到困难再查看答案解析,领悟解题步骤。完成示例题后,可做课后习题进行实践,难度较高的星级题或附加题可忽略。如果自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怎么办呢?答案是:多思考,多钻研。我遇到困惑时会做好标记,积累一定数量后向其他同学求助,每次都能收获颇丰,那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豁然开朗。因此,在自我思考基础上积极寻求他人协助至关重要!如此通读一遍教材后,你就能对知识有清晰的理解!接下来,进入关键环节——做历年试题!真题极其宝贵,推荐至少做三次,彻底掌握真题,考试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完全靠积累。没有一定的单词量看考研阅读是很痛苦的事情。真题随便选一本就可以,前辈们都很推荐丁晓钟,不过我认为英语还是主要靠个人,文章能看懂了那些连篇累牍的讲解事实上有些多余(个人意见,求轻喷)。把真题吃透基本上考研英语也就没有什么难的了(友情提示:英语一阅读选项分布有规律,而英语二阅读选项分布不一定有规律!或者说部分花卷不一定有规律!今年我做完阅读后发现选项和规律不一致,硬生生的把3个正确答案改错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二通常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生产者的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表现,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政策工具至关重要。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是核心内容。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凭供求模型来预测价格变动,或用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投资决策。
至于宏观经济学,国民账户体系、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等是重点。理解GDP、失业率、通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使用模型分析经济波动和政策效应,对解答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尤为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应用”是最有效的。不要仅仅满足于公式和理论,要尝试去理解背后的经济逻辑,凭做题来实践应用。关注当前经济热点,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分析能力。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回顾所学内容,将复杂的理论简化为易于记忆的图表和关键词,这有助于巩固记忆,也能帮助你在临考前快速复习。
实战模拟是提升应试技巧的关键。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练习,不仅熟悉考试格式,也评估自有的学习进度,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