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阅读材料包括了《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的历年真题解析》、《肖秀荣的一千道练习题》、《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指南》、《肖秀荣的核心考点速览》、《风中劲草考研辅导书》、《肖秀荣的冲刺模拟卷八套》、《肖秀荣的最终预测四套卷》、《任汝芬的终极四套题》、《徐之明的关键四套预测卷》、《米鹏的三套密押试卷》以及《蒋中挺的决战考场最后五套卷》等多种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无疑应始于词汇与阅读。对于词汇书籍,无需赘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偏爱的选择。关键在于持续反复的记忆,这是我要强调的。我个人的失误是提早开始了阅读练习,单词还没记住多少,就匆匆忙忙去做阅读理解,这使得我进度超前,但并不意味着效果理想。由于词汇基础薄弱,初期的阅读错误频繁,以至于到了后期,当保留下来的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时,我发现自己的英语阅读陷入了停滞,那段时期非常煎熬,我不敢接触除真题外的其他阅读材料,生怕干扰思维。然而,久而久之,当我重新接触真题时,阅读能力竟有所下滑。因此,我想提醒大家,务必先巩固词汇基础,再去进行阅读训练。早期阶段,英语学习会占据大量时间,每日记忆一章单词,次日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继续新章节,这样的流程可能会耗去数个小时。阅读方面,第一天完成一篇文章,然后校正;第二天深入理解文章及题目和选项;第三天则要复盘所做的笔记,每天都需投入于英语学习,不间断!否则水平将下滑,我有过两次中断的经历,每次恢复后,阅读水平都明显退步。真题的运用至关重要,额外的习题并无太大价值,只需从1997年起逐年做真题,特别是阅读部分,必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每个选项对应何种类型的问题——是事实细节、主题概括还是观点态度?如何理解和对应选项与原文信息,这些都需要在首次做题时深入剖析。真题需要反复操练,留一些年的题目用于最后的模拟测试。起初,阅读可按篇目逐一攻克,随后逐年集中练习,观察自己的准确率,何时调整做题策略,视个人学习状况而定。我个人推荐黄皮书,它的文章解析对我帮助很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大家先对每个领域进行整体性的了解,构建起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参考一些入门教材,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理解各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理论体系。
对教育学原理部分,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因素。尤其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教育政策,这些都是常考点。教育心理学则更注重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的理解,比如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理论等。
教育法的学习,需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与教师资格、学生权益保护、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关的条款,这部分往往需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到案例分析中。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记忆力。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提前适应考试的题型和节奏。
我非常推荐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研友一起学习。凭互相提问、解答,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还能锻炼答题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为重要。要尝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提出解决方案。只有真正理解并能运用知识,在考试中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