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复习材料主要包括讲义、出题人设计的1000道题目以及最后的四套模拟试卷。我从7月起跟随课程逐步了解各科知识,不过真正取得显著成效的是从9月开始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10月15日。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题也不能忽视,9月至10月我集中精力做单项选择题,而11月则转为多项选择题,每种都要重复练习至少两次。11月15日后,我开始熟记冲刺阶段的讲义内容,这时不仅要掌握选择题,还要着手准备解答分析题。考试前两周,我又特别温习了一遍点题班的讲义。进入12月,我在做四套模拟卷的同时,会利用分析题进行实战演练,不必逐字抄写答案,关键是列出关键点,体现知识点的理解。就这样,我准备充分地步入了考场。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很关键!!!不背单词,意思都看不懂,你还怎么做题呢。一战时候从三月到六月把红宝书仔细背了一遍,后期就轻松不少,一个月一遍,到20天一遍,15天一遍,以此类推,一战一共背了7遍,二战背了3遍,考研不止背单词不止。可以把记不住的单词写在小本子上,就不用拿一大本厚书去背了,方便记忆。背单词的效果就是12月我报了六级,单词书不要纠结,大同小异,无论绿皮书还是红宝书还是什么,买一本,从头到尾背下来绝对效果都是一样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综合知识”,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现代哲学等多个领域。我认为,理解并掌握哲学的核心在于思考和分析。你需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有深入的理解,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先验知识等。阅读原著是最重要的一步,但也要借助教材和注释来辅助理解。做笔记是必要的,它帮你梳理思路,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定期的复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加深记忆,也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中国哲学史”这一科目,要求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深度的认知。从孔子的仁爱之道,到老子的无为治,再到宋明理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哲学风貌。这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哲学思想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它们依然有强烈的指导意义。绘制时间线或者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能帮助你清晰地看到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准备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哲学概念还是深奥的历史事件,都需保持开放的态度,勇于质疑,敢于挑战。要有耐心和毅力,因哲学的学习往往是一个长期且需深度思考的过程。
不要忘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如教授的讲座、图书馆的资料、网络上的学术论文等。多向他人教,参加学习小组,这些都能你在备考过程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