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初开始政治就看大纲做题,效果还不错,总的下来政治大纲看了有两遍以上,大纲是非常重要的,不建议大家只看重点,而忽视大纲。近年来政治选择题考得越来越活,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要脚踏实地。边看大纲,边整理知识框架,边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做的时候,答案写在每页最顶端。第二遍做,遮上答案重新做,第二次做的时候就不要边看书边做了。第三遍做,着重做错题。这时候平时大纲可以作为休闲书来看看,做做肖秀荣的《命题人真题》(这个大家可做可不做)、《8套卷》(必做),找找感觉。等模拟题出来以后,大家要狂做模拟题,肖秀荣、任汝芬、蒋中挺等等~做选择题,大题的话看看就行,看看各个老师的大题预测知识点,其中肖秀荣的4套卷里面的大题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
考研数学方面:
让我来简述一下应对选择填空题的策略。对于660题选择填空部分,我推荐专注于数学部分(出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套书包含大约800道选择填空题,我当时的计划是每日攻克30题,并设定两小时为限。我会先完成所有选择题,然后再做填空题。我的进度安排是第一天做高等数学,次日做线性代数,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循环。这个方法旨在克服之前提及的记忆遗忘问题。通过这样的循环学习,每3天一个轮回,预计一个月内能完整地做一遍书中的所有题目。这样一来,一个月后,你对这些内容应该会非常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比较好,相对复习起来会比较轻松点,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需要的。考研英语没有听力,这一点我想对很多人都是福音,但取而代之的是考研英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占分值比重最高的阅读理解永远是最重点的部分,其他的部分例如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说穿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加了点各自题型的特点,加了点特殊的解题方式。所以说在复习英语的时候,我认为第一要对单词有熟练的把握,不仅是本义还有引申义以及偏僻的意思。其次是熟练掌握各种句式,这个我个人认为可以以往年真题为着手,毕竟往年英语真题的数量足以让我们进行复习。再次,就是要学习如何在限定时间内去完成,而这里面太多巧劲,我建议大家可以去买本黄皮书回来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综合涵盖了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地理学等多个领域。这要求有广博的知识面,对每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理解。在生态学中,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是常考点;环境化学则侧重于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和迁移规律,尤其是水体和大气中的化学过程;环境微生物学关注的是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如生物降解等;环境地理学则结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和演变。
对这样的综合性科目,我认为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你先从大的知识点开始,比如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逐渐细化到具体的过程和案例。这样帮助你在复习时系统地回顾和理解知识,避免遗漏。
实践应用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许多题目会设计成实际情境,你分析解决问题。除了理论学习,还需关注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研究不同类型的污染事件,了解其处理技术和策略。
再者,做题是提高解题技巧的有效途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都是宝贵的资源,凭反复练习,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每做完一套题,都要认真反思,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改进。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考研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持续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