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肖秀荣的政治复习资料通常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全面采用他的教材,如精讲精练、1000题、历年真题解析、肖八及肖四,是备考的常见选择。风中劲草的资料同样值得推荐。今年的大题部分,肖秀荣的四套卷涵盖了所有内容,题目并不陌生,大部分考生都已经熟记于心。然而,选择题部分今年难度提升,给考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多选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训练。进入11月和12月,各类模拟试卷和预测卷纷纷上市,我购买了许多并完成了其中的选择题部分。至于大题,只需重点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就足够应对考试。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研数学的学习中,确实有些章节难度较高,深入研究会发现其复杂性不容小觑。然而,当前的考试趋势已较少涉及这些过时的知识点,因此在复习这部分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适当调整。到了九月,持续做题是必要的,但此时还在做1000题可能需要自我反省。对于做错或不懂的题目,建议将其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明确自己的错误点、关联的知识点以及个人体会。
考研英语方面:
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对每个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因为它们互有关联。仅仅专注于解题和精读可能并非最佳策略。对于基础知识稍弱的同学,强烈推荐深入背诵词汇,并将其置于实际语境中记忆,同时增加阅读的广度,遇到不明白的词汇及时查阅。这样,随着反复遇见,生词便会自然而然地被牢记。再者,建立习惯至关重要,无论阅读或写作,应保持稳定的练习频率。不必强求每天大量阅读,但必须确保每天都进行,这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关于参考资料,不建议购买过多,优秀的教材往往需要多次学习才能充分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核心。你需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以及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框架,如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等。这些内容构成了经济学的骨架,是你理解复杂经济现象的基础。
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经济模型是关键。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模型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理解模型背后的假设、推导过程以及它们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提升分析能力的重要步骤。
再者,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要有一定的了解。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直到现代的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这些流派的思想冲突和融合,有助于你形成全面的经济学视野。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阅读原版教材和经典文献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它们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有趣,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精髓。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方式,检验理解和记忆程度。
关注时事,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关键。你阅读《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经济类期刊,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锻炼批判性思维。
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解析生活中的问题,你会发现经济学无处不在,这也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