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的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我在七月下旬才开始学习,觉得时间绰绰有余。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精讲精炼,每学完一个章节就会配套完成一千题的相关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较为复杂,所以我在这上面花费了一些时间,而其他章节则相对较快。进入十月,我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并用接下来的一个月仔细重做了全部的一千题。紧接着,我用一周的时间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十一月,肖八发布后,我集中精力只做了选择题和马原的大题目,其余的大题大致浏览了答案。到了十二月,随着肖四的出版,我就进入了疯狂背书的阶段,肖四的内容是必须熟记的。在备考后期,我重点记忆了肖四的大题,这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关键在于熟记词汇,快速且频繁地复习,即使遗忘也是必经的过程,切勿在单词学习上偷工减料。多阅读英文材料,比如文章或新闻,能带来很大帮助。完成两次词汇复习后,可以着手练习真题,我通常每日解决两道题目,注意时间管理,改正错误,对照译文和原文,扫清陌生词汇。持之以恒,就不会感到过于疲惫。至于作文,购买一本作文书是必要的,通过背诵、翻译和默写来提升。我甚至亲自动手写了过去十年的真题作文。我自知英语基础不够牢固,但侥幸猜对的概率较高,这在我复试的笔试中吃了亏,所以务必要实实在在地记忆单词,研读文章,以培养语感。逃避不了的是,欠下的功夫总会在某个时刻显现出来。另外,掌握时间分配至关重要,平时做真题时就要训练,我的策略是先完成作文,然后再从头开始,合理安排三个小时内的答题节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有深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复习初期,我建议先通读各科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和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和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念,杜威的做中学思想等,这些都是常考点。要关注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问题,如公平教育、素质教育等。
中外教育史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思想。例如,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的文艺复兴教育,以及近现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不仅要具体的历史事件,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脉络。
教育心理学部分,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比如,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教学策略等。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解,多做一些案例分析题会有很大帮助。
教育法部分,掌握我国的教育法规政策,尤其是关于义务教育、教师权利义务、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这些法律法规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系统复习+真题演练。系统复习能保证知识的全面性,真题演练则能帮助适应考试形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提升。定期的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