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就今年的政治成绩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关于政治复习,我觉得不用开始的太早,当然这要跟自己情况,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复习精力绰绰有余的话,完全可以早点开始。我的政治是从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开始的,最初是把《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过了一遍,感觉完全没记住,而且怕漏点,又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其实就是每天上午读几章,根本没记住什么,不过这两边也是整体把握了一下考研政治的知识点覆盖和脉络框架,在这期间开始做真题的选择,基本上形成自己的后期复习思路。然后就是等《风中劲草》出来后,才开始背政治,大概背了3-4遍吧,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因为上面知识点不够详细,所以一般会结合《精讲精练》,后面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不过基本上处于合上书就忘的状态,所以一直在循环往复,不过这期间一直就是在准备选择题的背诵,配套《1000题》练习。开始接触大题就是《肖八》出来后,看了大概三年的真题大题的出题模式和答案组织,然后看肖八的大题,算不上背吧,但是每一套卷的大题都有认真研究,早上时间多的情况下也会选择性的背几道,等肖八看完,政治基本上处于复习的白热化状态,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题,如《肖四》、《任四》等,我基本上全都买来做了(选择题),大题也是把每一套卷子的题都看了,然后自己筛选出重点,以及此卷有的别的没有的,要重点记忆,每一套都出现的热点更要着重记忆。我基本上是背的《肖四》《20天20题》,不可否认肖老爷子的厉害。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时,务必避免“空想而不实践”的错误态度。总体来说,考研数学的学习步骤建议如下:首先吃透教科书,接着精读复习大全,然后完成660题,紧接着初次研习历年真题。如果在做完660题后仍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尝试400题。无论如何,“教科书—复习大全—660题或440题—初次做真题—再次做真题”这一系列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背单词的套路是“快速浏览+定期回顾”,有点类似记忆曲线法。用的书是红宝书,初期把单词书过两遍,在不熟的词前做记号,快速浏览,不求能一步到位把词记下来,有点印象就够了。把整本书过了两遍之后,筛出来了第一波“钉子户”。接下来每天看两个单元,把钉子户誊写到笔记上,只写英文,每个单元用一页纸。一个星期后加量,每天看两个单元加回顾一个单元,在笔记上标注每次回顾的日期,每次回顾用一种颜色的笔在不会的词下划线,并在这页空白处抄写这个词的解释。尽量保证每个单元回顾3次,每次间隔时间逐步变长。听起来复杂,可是每天用的时间不超过20min。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所有工科学生的基础课程,尤其对机械专业言更是核心。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主要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后续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在静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力系的平衡条件,能够熟练应用力矩和力偶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虚拟功原理和动静法也是关键。这部分需大量练习,凭做题来提升对力平衡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动力学方面,牛顿三定律是基础,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则是解决复杂动态问题的关键。特别是碰撞理论和振动理论,要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进行定量分析。这部分需结合实例,加深对动态过程的理解。
材料力学则涉及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问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概念要清晰,能够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尤其是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分析。了解屈服准则和破坏准则,如莫尔-库仑准则,对理解材料的行为极其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理解和记忆概念,更要动手解题,将理论应用于具体情境中。对难点,尝试从多个角度理解,比如画图辅助理解、寻找实例解析等。定期复习也很关键,防止遗忘。
课堂上的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非常好的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不仅激发思考,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他们能提供更深层次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