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复习不可忽视。推荐你们尝试在逆境中坚定信念,使用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以及四套卷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初期阶段,我不建议依赖大纲,它的条理可能并不清晰,看了也可能一头雾水。最好是跟随专业教师的步伐,让他们帮助你理清要点和难点,然后专心致志地记忆《风中劲草》。选择题在政治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理解和记忆,因此别等到10月份才开始,暑假期间就应该启动,逐步积累选择题的知识,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进入10月,你的任务将是大量背诵和综合整理。
同时,购买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尤其是那些做错的选择题,它们能揭示你的知识盲点。如果早期基础打得好,后期大题的记忆负担就会减轻许多,大约从11月起,你可以开始背诵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我自己仅背了四套卷,加上他的小册子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我还想分享一个小技巧,那就是绘制时间轴。我会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口号文件按照时间顺序制作成图表。时常回顾,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并在解答分析题时结合历史背景,我觉得这种方法对学习政治很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真题我是从8月底开始做的英语一,每天2-3篇阅读,做完对照解析,看看文段的意思,记一下不认识的单词,大概一直到10月份我才刷完所有的英语一阅读。然后转战英语二的阅读,因为英语二的题实在有限,所以就一天做2篇阅读的速度,也是按照做题——对答案——看文段——记单词这个流程,做错题多并不可怕,你把它真正的意思读懂了就ok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题的答案真的有两个分不出来的情况,有的资料答案是A有的资料答案是B,但是这种题是很少的。所以,别总纠结在这种题上面。英语二的真题我大概刷了3遍,第三遍的时候就是重新定时做整套卷子,用答题卡的那种。单词很重要,不过背单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用单词书没有特别大的效果,就网上下载了一份乱序的单词,只有英文单词和中文解释。背的时候把中文解释挡住过一遍,画出来“不太熟悉的”和“完全不会的”,把这两部分整理出来再背。单词量上来了,阅读自然就好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度的理解力。我在复习时,将每个部分都视为一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整体,先分别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再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
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过程等基本理论是关键。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能够帮助你在答题时展现出深度思考。
教育史的学习则需记忆大量的时间和事件,但并非死记硬背。我建议采用时间线的方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教育制度变迁的原因和影响。中外教育史的对比分析也是常考点,要注意提炼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特色。
至于教育心理学,它更注重应用和实践。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内容,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是这个部分的重点。多读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定期做模拟题,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训练答题速度和技巧。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与其他考生组建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答疑解惑。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有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