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第二轮复习就到了十一月了,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真题。用的材料是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我做完了选择题,主观题没有时间做,但是也会思考一下,写一下思路。我觉得有必要自己尝试写完整的主观题答案,因为想跟实际写出来是不一样的。在这段时间我还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感觉作用不是特别大,后者还是要看一看的。肖秀荣教授也会在自己的公众号更新新的时事,直到12月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考的。第一点要说的是大家千万别太相信所谓的押题,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上面。临近考前,基本上大多数的人都在背肖四(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每天晚上图书馆外面都是站了一排排的同学在那背,场面可谓壮观),但我认为肖四真正的作用是让你答主观题时能有话说,背一背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千万别抱着押题的心态去背,认为背了肖四一切就OK了。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单词在手机APP上过了大概2遍,不过我个人更喜欢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因为那样对于词汇的语境理解更有帮助,印象也会更为深刻。初期阅读我有尝试做过张剑的150篇,但是由于他的解题思路总是无法说服我,所以我做了几篇之后就放弃了那本书…到了9月最终选定专业后,我就一直是围绕真题复习了,从05-15的真题系统地做过2遍,也对每一篇阅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我看来,毕竟真题是最接近最终考题的题目,因此做多少遍看多少遍都是不嫌多的,那才是到时候真正考试时的风格呀~形成一种对于真题风格的独到见解对于做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12月的时候,我买了本小黄书看了看,就基本是作文的准备全过程了。考研英语应该最惨痛的教训也就在这了…最后我的作文可以说是写得超烂…啃真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练习作文~~不要和我摔倒在同一个地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广泛阅读和深度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你先从通读教材开始,了解每个领域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例如,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等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在教育史部分,则需把握各个时期教育发展的脉络和重大事件。
对教育史的学习,我特别强调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我通常会将历史事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也更便于理解和应用。制作时间线图表也是个很好的办法,清晰地看到教育发展的时间序列。
教育心理学部分,要注重理解人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如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等,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是关键。
至于复习方法,我推崇“三遍法”。第一遍全面阅读,第二遍精读并做笔记,第三遍则主要凭做题来检验理解程度。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反复练习,既熟悉考试题型,也检测自有的知识掌握情况。
我还经常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解析,帮助我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定期的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无论是与同学一起探讨,还是向导师教,都能促进思考,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