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7月份暑假回家后买的肖秀荣全套,当时就自己一章章的看,但效率特别低,所以看了一点就放弃了,9月份回学校后,才正式开始复习,上完一节课做一章题。由于哲学需要理解的东西较多,所以花的时间多一点,还好老师讲的通俗易懂。所以!!!建议第一遍看政治就直接跟着老师讲的走就可以,因为自己看抓不着重点,也效率低!!这是第一遍,第二遍就是边做题边背诵,在做题过程中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风中劲草出来后,就马上买回来开始背了(风中劲草要早订,这样到手就早)。也是给自己每天订任务,几天背完一章,一天至少背多少,一定要逼自己完成任务,不要总觉得时间够用!!最后时间是很紧张的!!!我真题是在复习完第一遍,第二遍也开始后才开始做的,其实就是感受一下难度和出题风格。之后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出来后,都买来开始做,就当模拟题做,选择题、主观题都做。八套卷中一道近代史的题就是今年的原题,但我很多同学都没做八套卷的主观题。最后冲刺时,背的阮烨的18道题,主要是给自己增加一些答题的套路,这样你真碰上了不会的主观题你也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往上写。政治选择做好了,分就不会太低。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水平不太自信,只通过了四级考试,因此特别关注英语学习,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我选择的教材是黄皮书,但具体效果如何,还得看个人的理解和努力。每日的学习流程无非是上课、总结方法和策略,简单来说,英语学习就是记忆与实践,包括记单词、诵读佳句、培养语感,以及大量的阅读练习。实际上,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吓人。
在开始做考研英语真题之前,我先完成了一本模拟试题集。虽然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做模拟题,但我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如此。如果能深入理解真题中的每个句子结构、含义、词汇及文章架构,这需要大量的思考时间。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模拟题上,既无益也浪费。我在做每一套模拟题时都会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限制来进行。
我找来了过去十五年英语真题的Word版本,将每篇阅读理解的句子分割并留白,打印出来。完成后,我会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翻译,并与标准答案对比。我喜欢标注出陌生词汇,通读全文来记忆它们,这样做有助于快速掌握新词,同时提升语感。我坚持每天固定时间朗读真题原文。
完成阅读部分后,我会仔细分析正确和错误的答案背后的原因。我使用的是丁晓钟的真题解析,当然,黄皮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哲学专业基础”是对哲学基本理论和历史的考察。这部分需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现代西方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史等。我建议从经典原著入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中国古代的《易经》和《道德经》等。理解并掌握这些作品的基本思想,是构建哲学基础的关键。定期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哲学专业综合”则更注重对哲学问题的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这不仅要求熟知各种哲学流派的观点,还需能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我在复习时,常常选取一些哲学难题或热点话题,如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科技哲学等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训练自有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阅读哲学论文和参加学术讨论也是提升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读-思-写”的模式。阅读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思考是消化知识的过程,写作则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的最好方式。我经常写哲学笔记,将所学的知识用自有的语言重新表述,或者尝试撰写小论文,模拟答题的场景,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应试技巧。
保持对哲学的热情和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哲学是一场精神的探索,它需热爱和投入,非单纯的应试。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哲学不仅能帮助你凭考试,更能塑造思维方式,影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