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每天至少3个小时,先是快速看几遍大纲,然后就看一章,做肖一千相应的一章,刚开始正确率不高,这也正常。1000题基本要做两遍,但是1000题非常基础,与考研真题有一定差别,由于后期模拟题与真题更加接近,我基本是见一套刷一套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然后整理错题。坚持做完,大概已到十一月。还买了任三,任四,肖模拟八套题,肖四。这几本都很经典,我认为以上几本就够了。特别是上述的后三本,价值很高。像肖四,任四的大题,完全可以背下来用了。我认为政治复习,两点很关键,一是思路一定要清晰,否则没有条理,知识板块性不强,学习效果不好 。报班的话我认为确实思路要清晰很多,老师会把很多知识有条理的展示出来。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解题的关键,而我当时因为紧张导致阅读难以进行。不过还好,我对语言的感觉还在,尽管完形填空可能错误颇多,但由于其分值不高,最终成绩还算过得去。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记忆词汇、演练真题和撰写作文。在复习初期,我与许多同学一样,坚决每天背诵图书馆借来的单词书中的几页,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间隙时间学习。无论重复多少次,词汇的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习惯需要持续保持。大约从六月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不断重复练习,多次分析并解决问题。我选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包含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总的来说,考试前要确保手感不减。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作文,将作文分解成9个部分,按照各个部分的模板填充内容,最终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通常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法与政策等多个领域。在教育学原理部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过程及其规律至关重要。对教育的社会属性、人的发展理论,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知识点要深入领会。
中外教育史的学习则需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思想、制度及人物贡献。关注重要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如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冲击,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教育理念的塑造。这部分的内容较多,建议凭构建时间线来帮助记忆。
教育心理学部分,主要涉及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认知策略、教师心理等方面。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比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中都有应用价值。还要关注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心理健康问题。
至于教育法与政策,了解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条款,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关注当前的教育政策动态,例如新高考改革、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等。
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理解+记忆”的结合。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再进行记忆。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复习手段,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为自有的语言,方便回顾。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好方式,尝试找一些实际的教学情境,用所学知识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