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比较少,我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每天上完课一边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一边做了肖秀荣一千题,对答案的时候每道题都好好看,算是又过了一遍书。后来是看风中劲草,然后就是肖八,肖四的顺序。感觉政治还是应该再开始的早点,九月份就应该开始准备。11月,我做了肖八第一套卷子,一瞬间突然有了紧迫感,觉得这样下去我的政治可能及不了格了。病急乱投医,史纲和思修由于比较简单,只看了风中劲草上的知识点。我还做了许多模拟题来巩固知识点,做多了你就会发现,虽然政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多,但针对每年的热点,出题概率大的知识点就那么些,也不是很难掌握。另外,做模拟题时比做题更重要的就是仔细研读答案,肖四、肖八、蒋五在答案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我当时拿彩笔把重要的知识点都勾出来了,在考前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大致过了一遍全书和十八讲,整理了十八讲的知识点,9月份开始真正的复习,笔记很重要啊,后面做题有知识点忘记了翻笔记会比较方便,再做相应的全书上的内容,这样印象更深。二刷完全书我就开始做1000题了,虽然题目比较难,但是对提高能力比较有帮助。到了11月底我才开始做真题,只做了一遍,后面又做了一遍错题。总的来说,感觉数学复习的还算可以,今年数二考的也比较简单,快交卷的时候发现因为一个小失误做错了一道10分的大题…心痛…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是得分的关键,至关重要。我认为,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在于词汇量,必须确保大多数考研词汇都能理解其汉语含义,这样才能谈论阅读效率和策略。对于少量超出大纲的词汇,不必过于纠结,以免浪费过多时间。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包括速度慢、复杂句子难以解析以及选项判断困难。我个人的看法是,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分析速度和增强选项辨别力来改进,但解决复杂的句子结构涉及语法规则、句式结构等深层次知识,这不是短时间内所能突破的,所以我建议将这部分努力放在次要位置。对于写作训练,务必务实,仅看懂或思考是不够的,必须动手写,通过实践了解自身水平,并严格控制时间。最初可能题目都看不懂,但逐渐会摸清作文的脉络,最后能形成一套适应个人风格的通用句型模板。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找到英语水平高的同学或教师帮助修改,唯有不断修正,才能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取得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解其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你需深入掌握PN结、MOSFET、BJT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在放大、开关等电路中的应用。对这些,我建议使用"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Mark I. Meyer 作为主要教材,结合K. S. Nanoscale Electronics: Science,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进行深化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配以大量的实例分析,这样真正理解和掌握。
电子电路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桥梁。你需熟悉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了解交流和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对运算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理解也不能忽视。这里推荐“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 Theory” by Robert L. Boylestad 和 “Art of Electronics” by Paul Horowitz 和 Winfield Hill 这两本书,它们能提供丰富的电路设计思路和实际案例。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做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尝试搭建一些简单的电路模型,凭实操来验证理论,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利用在线电路模拟软件如LTSpice也能加深理解。
题目练习不可少。历年真题、模拟题都是很好的复习资源,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出题风格,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做题时,不仅要追求答案正确,更要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