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个我下的功夫比较少,用了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八肖四,精讲精练看了一遍,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1000题也反复做了几遍,最后的大题只背了肖四。风中劲草买了但只看了不到四分之一。所以,如果政治想拿到高分,就必须把每个知识点记得非常准确,多关注时事,多给政治分配一些时间。政治是第一科,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紧张,遇到突发事件千万别慌,第一时间找监考老师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详细讲解一下考研英语的学习策略。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单纯依赖机械记忆并不理想,但如果你的词汇基础较弱,确实需要投入时间背单词。利用现代科技,推荐你在手机安装有道词典应用,将单词书中不熟悉的词汇添加至收藏夹,创建一个个性化的闪卡库。在乘车或等待时,可以打开有道闪卡隐藏中文释义,只看英文单词,遇到不懂的单词点击即可查看意思,这种方法高效且便捷(我在年初备考雅思时就是这样操作的,效果显著)。一次通勤时间大约能浏览四百个单词,多次快速回顾比一次性记住更重要。
其次,提升阅读理解水平的最佳途径是练习真题。连续完成两篇阅读,检查你的准确率,并标记所有不熟悉的单词,同样收入有道词典中。阅读过程中,关键在于理解句子结构,至少要能迅速识别出句子的主谓宾,以掌握基本含义,特别是面对复杂的长句。为每一段的主题句标注重点,或是圈出关键词,这有助于你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一步是对每个题目进行深入剖析,确保理解题目的意图。至于作文,建议在最后两个月开始背诵并默写范文,并尝试自己动手写作。在早期阅读阶段就可以收集写作素材。小作文可按类型归类整理,熟悉各类题目的写作模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基础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广泛的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首要的。我建议从通史开始,阅读《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这样的经典教材,建立起宏观的历史框架。对每个时期,不仅要了解大的历史事件,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深入研究专题。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后,我选了几个自己感兴趣或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度挖掘,如明清社会变迁、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等。凭查阅原始文献、学术论文,深化对这些专题的理解,也能锻炼自有的学术思考能力。
再者,注重史料研读。历史学基础的考试往往涉及到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我推荐《二十四史》、《清实录》等原始史料,以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等整理过的史料集。阅读时,要尝试去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立场,从中提炼信息,形成自有的观点。
做题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收集了历年真题和一些模拟试题,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此来熟悉题型和考试节奏。每次做完题目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点的疏漏,并及时补充。
我强调的是笔记整理。我会把阅读书籍和论文的过程中收获的知识点,以及对专题的研究心得整理成笔记,这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复习时快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