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这两年感觉就是送分的,答案一般都在题目里,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大意。政治的复习时间一般是在九月份开始,用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个人比较喜欢肖秀荣,肖秀荣的题可能压得比较准,跟着肖秀荣的书籍或者其他老师的书走就行,哪个时间段出哪本书,都是老师的进度安排,你只需要关注动态就行。后期用的肖四和徐涛的小黄书,押题杠杠的。后期有机会的话建议把市场上所有的卷子选择题都给做做,无论电子版还是纸质版。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理工科数学的基础扎实,并且理解深入,我便跳过课本,直接开始研读数学全书。到了8月中旬,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复习了两次。随后,我转而做《660题》,这套题集全是选择和填空,进度迅速,我在9月初就已经完成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制作个人笔记,记录一些解题策略、关键定理或错误题目。完成660题后,我持续进行专题练习和提升解题技巧,发现参考材料中总结的方法非常实用,有助于加快解题速度。接下来,我开始做模拟试卷,如《400题》和历年真题,尽管400题的难度较高,遇到困难也不必沮丧。我大致以每天一套或每两天一套的速度进行,大约一个月就能完成这些试题。最后阶段,我回顾之前的错题和笔记,并在考试前半个月购买了一套模拟题来保持手感和稳定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基础,关键认真分析文章,分析作者的意图、感情、大意、细节等等。再次,把握一点技巧(尤其新题型)。作文:有人说作文只要考研前一个月背背就可以了,我觉得不然,写作文要培养感觉,而这不是一个月就搞定的,一开始接触作文,根本不知从何下手,要通过不断的练和背的,而不仅仅是背背就行了!作文可以从十月份就开始慢慢看,培养感觉。我用的是张剑的那本,还是不错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我认为核心在于掌握其基本理论框架。这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生产者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这两部分的内容都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模型、效用理论、成本利润分析、国民收入核算等基础知识。
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例如,市场均衡、边际效用、机会成本、GDP等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更要明白它们如何影响经济决策。要熟悉各种经济政策工具,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运用。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凭阅读经济新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常常会在学习理论后,寻找相关的经济案例进行思考,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教材+做题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会先详细研读教科书,确保对每个章节都深入理解,凭做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我还习惯整理笔记,把关键知识点和公式图表化,便于记忆。
复习阶段,我会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调整答题速度,训练自己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答案。我会定期回顾前学过的知识,避免遗忘。
我建议大家多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的学习小组,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提升思考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