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其他相关书籍(分别涵盖知识点和预测题目)。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皮书。直到十月七日左右,收到了《风中劲草》,这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读完一章内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1000题(先做单选,再做多选)。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我阅读了两遍《风中劲草》,并完成了一次1000题的练习。接下来,进行了第二次通读,并再次做了一遍1000题,但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专注于解决之前做错的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此外,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也提供了足够的训练。今年,肖四的表现依然出色,在押题方面做得很好。我主要记忆的是他的冲刺讲义,因为它的内容组织得更为条理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英语实战题目有限,我们往往需要借助英语模拟试题来提升阅读量。处理模拟题的方式大致与处理真题相同,但需避免过分纠结于细节,毕竟模拟题的精确性可能不及真题。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停留在答案和正确率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过程积累经验,培养题感。考研英语的核心是阅读和写作,其中阅读训练应以真题为核心,要多次重复练习。推荐一种四阶段阅读法:首先,快速浏览题目并标记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数字、大写字母等;其次,通读整篇文章并做好标注;然后,根据问题回到原文中精确定位;最后,仔细对比分析,找到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理论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至关重要。我建议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每一章的核心观点,凭做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关注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政府改革、公共服务创新等,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理论,也是应对论述题的好素材。
政治与经济理论综合,这门课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部分需扎实的记忆基础,但并非死记硬背。我采用的是“理解-记忆-应用”三步法。先理解理论的背景和逻辑,再记忆关键点,凭做题来实践运用。特别注意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思考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利用了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这既能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我还参加了一些线上线下的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交流解题思路,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我认为定期回顾和反思也非常重要。我会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回顾过去一周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确保知识的巩固。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这也是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