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实际上在接近十月份时才着手准备政治科目,这似乎源于某种莫名的胆量(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之后,我每日投入1至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偶尔还会任性地因未完成计划而忽略它。我推荐尽早启动复习,暑假就可以先浏览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哲学内容,我个人认为这部分相当需要领会。除此之外,反复背诵、多做选择题训练以及归纳多项选择题中的常见误区是十分必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词汇学习策略遵循“快速预览+定时复习”的模式,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我使用的是《红宝书》,起初会迅速通读两遍,遇到陌生的词汇就做个标记,目的是快速扫瞄,不必一次性记住,有个初步印象就足够了。这样全书过完两遍后,就能筛选出第一批难以掌握的“顽固词汇”。
然后,我每天专注于两个单元,将这些顽固词汇抄录到笔记本上,仅写英文,每个单元占据一页纸。一周后,我会增加复习内容,每天除了学习新的两个单元,还会回顾一个之前学过的单元,并在笔记中标注每次复习的日期。对于仍未掌握的词汇,我会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标出,并在同一页面空白区域抄写其含义。目标是确保每个单元至少复习三次,每次复习之间的间隔逐渐延长。
这个方法看似繁琐,但实际上每天所需时间不超过20分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分析化学,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以及结构的测定方法。基础理论部分要深入理解滴定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基本原理,特别是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仪器分析部分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的操作和解析能力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时,我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经常回顾和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物理化学作为化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热力学三大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平衡常数等概念需熟练掌握,动力学中的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及量子化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等也是考察的重点。物理化学的学习更注重逻辑推理和数学应用,强化数学训练,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我通常会凭做题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公式,不是单纯的记忆。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和绘制概念图对记忆和理解非常有帮助。定期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帮助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