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三月起,我尝试用红宝书记单词,但很快就感到困难,于是转向使用拓词和扇贝来记忆,而查阅词汇我倾向于用海词,因为它提供的释义与真题更为贴近。金山词霸作为辅助工具,有时也能在海词含义不足时提供补充。尽管如此,熟练掌握海词的基本含义已经足够。听说恋恋有词效果不错,但我并未亲身体验。对于1997年至2005年的历年真题,我会逐篇完成并深入解析每一句话,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至于2005年之后的题目,我会严格按照考试时间限制来做整套试卷,唯独作文除外。等到无题可做的阶段,我购买了何凯文的最后几套模拟卷来保持手感,但必须承认市场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为了实战演练。作文部分,我在十月开始关注高分范文,个人建议避免死记硬背模板,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这样组合起来就是个性化的作品。同时,别忘了锻炼描绘漫画的能力,将真题中不会的词汇牢记于心,也许会在考研时派上用场。我觉得张剑的最后几套卷阅读部分不太理想,但其作文部分值得一看。面对新题型,掌握一些策略很重要,如关注关联词和首尾句等。个人觉得选择标题相对简单,填写段落也还可以,但排序较为棘手,主要依赖关联词和首尾句来判断。务必耐心读完全文,理解清楚才能做好,要有足够的耐心!今年的排序题其实比较简单,存在明显的时间线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逻辑推理部分是我每天都会练习的部分。这部分考察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需具备清晰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我建议使用官方指南和各类模拟题进行训练,不断熟悉题型和解题技巧。多阅读一些哲学、社科类书籍也有助于提升逻辑思考能力。
数学基础部分主要涉及初等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对这一块,我推荐定期复习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各种公式和定理。利用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强化训练。建立一个错题本,记录易错题目和解决思路,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写作部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需批判性思维,找出材料中的逻辑漏洞;论说文则更注重观点的表达和论述结构。我通常会坚持每天读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学习其结构和语言表达。定时写作,锻炼快速构思和组织文章的能力。每次写作后,我会老师或同学给予反馈,以便改进。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避免临考前的焦虑。保持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