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教训的第一点,就是政治这科,其实基本上都是可以答完的,自己之前做下模拟题基本上就知道时间的分配了,千万别慌。仔细答,考试不是看你懂多少,而是发挥出多少。还有答题的时候一定看好题号再答。第二阶段:10月至11月20日,这一阶段是关键巩固期,跟着《风中劲草》系列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这套书相当于对《精讲精练》抽丝剥茧的精华概括,内容一定要烂熟于心。然后我选择性地做了重点章节的配套选择题练习,特别是历年真题综合性强,应当特别注意。这一阶段还回看了所有的错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薄弱一点,数学的学习也分了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由于好几年不学,高中数学忘了一部分了,所以我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的,奉劝基础还行的同学就直接上高分吧!我基础差做不会,然后就重新看课本,这才弄懂了不少,我是把基础的先写了,提高篇后写跟基础的错题一块写的。我写的时候会用不同的记号笔标明错题、陷阱题、重要题目等,下次再做心里有数,然后再强化期把高分过了四遍,我反正觉得题不在多,在会在精,体型就那么个体型,翻来覆去举一反三即可。然后巩固期和冲刺期再看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做,错题反复做,真题参考价值超过任何资料和模拟。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阅读的部分,大家都已谈论颇多,我在此就不再重复,主要分享一下写作的心得。首先,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目,确立稳健的观点后再寻求深度,同时频繁地使用高级词汇和复合句式,开头、过渡和结尾句务必到位。其次,暑假期间应着手准备写作。然后,暑假后要坚持每周练习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小作文可借助模板,而大作文则需展现你的英文实力,需不断加强。此外,从五月起可以参考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边读边背诵,深入理解优秀范例中的逻辑结构,并根据这些范文构建你自己的模板,适用于小作文,但记住,灵活运用逻辑是关键,确保句子间的连贯性。对于真题作文,亲自动笔实践,书写工整美观也很重要,推荐使用《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初期可自由发挥,待到后期词汇量增加,耐心提升,你会发现完形填空其实相对简单。因此,千万别轻易放弃!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的学习首先需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这包括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流体力学的骨架,理解和熟练应用它们是凭考试的关键。例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伯努利定理,能够帮助解析许多复杂的流动现象。
流体静力学与流体动力学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静力学主要研究静止流体的平衡状态,如大气压力分布和海洋压强梯度力;动力学则关注流体的运动状态,如风速、海流的形成和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实际问题的分析,如凭气象图解解析天气系统,或凭海洋环流模型理解大洋流动。
粘性和湍流理论也是重要部分。理解流体内部阻力的影响以及湍流如何影响大规模流动,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混合和热量传输等现象。这部分理论复杂,但凭实例和数学模型的结合,逐步深化理解。
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也需关注。比如,使用Euler或者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展示流体运动。了解实验室中的流体力学实验,如风洞实验、水槽实验,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复习阶段,我会推荐定期做题和讨论,因流体力学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或阅读论文,帮助拓宽视野,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