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政治的核心可视为中共的思维模式。在准备书籍方面,强烈建议使用肖秀荣的命题人系列。肖秀荣老师有着长达14年的出题经历,他的考研政治辅导书籍年年销量领先。他的全套教材会分阶段推出,跟随他的步伐复习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预测准确性极高。完成初次复习后,我会转向阅读《风中劲草》。这本书不需要机械式地死记硬背!它的目标是帮助应对选择题,最佳策略是多次浏览并适度记忆。有些同学仅依赖这本书,忽略大纲或精讲精练,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明智之举。《风中劲草》是总结性的资料,更适合用于强化提升而非初步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后期数学的复习,我想强调的是,在完成全书的第三次通读之后,我通常不再频繁查阅全书,而是将其作为工具书,仅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才参考。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来模拟实际考试环境,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解析我不懂的部分,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彻底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首先单词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你不背,就是自己不想好,说多也没用。但是单词也是有重点的,大家都会买近十年真题,而最重要的是近五年。你可以在背完第一遍单词之后做近五年的真题,不用管答案对错,只需要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写到一个本子上,你就会发现有些单词会连续几年出现,这样你也就是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单词,要着重掌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活动,如国民生产总值、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关键。
对微观经济学,重点在于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等内容。特别要重视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案例的应用,例如,凭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分析市场的效率。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则需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其中,IS-LM模型用于解释利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则描绘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动态平衡。这些都是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重要的原则。西方经济学理论丰富,但并非所有的公式和模型都需死记硬背。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假设,真正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讨论也非常重要。找同学一起组队,定期进行知识点梳理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巩固记忆,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阅读经济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是深入浅出的佳作,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