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完全来得及,九月初或八月底会发布考研政治的大纲,购买一份是必要的。因为出题者主要依据的就是这本考研大纲解析,许多选择题的原文或考点都直接源于此,所以我强烈建议入手一本。考研政治覆盖了几本教材,课本可视情况选择阅读或直接跳过,初期你可以使用大纲解析或是任、肖等人的辅导资料进行学习。到了中期,风中劲草是个不错的选择;后期的重点则是时政和形势政策的复习。对于政治,不提倡大量刷题,如果想要练习,适量做些历年真题即可。冲刺阶段,可以关注一下肖四、任四中的重点分析题部分,毕竟押题就像赌博,不宜过度依赖预测题。每年的政治选择题并不会直白地问你“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是会结合具体情境来考察,所以解题关键是理解题目背景并从中提取知识点。对于材料分析题,首先要明确涉及的知识点(即论点),再结合材料对论点进行阐述。最后,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是绝佳的押题工具,他的名气被誉为“泄题大王”,所以政治备考绝对不能忽视他的卷子,务必熟记于心。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我已经把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看的很熟了,差不多从头到尾过了两三遍,后来基本上看一眼这本书里的每一题,能把思路立马想起来。然后开始做张宇的1000题。数学一定要多做题,总之越多越好。我觉得张宇的1000题比660好,所以主要做的1000题。这段时间,我也把1000题上每个题目认认真真做了一遍,然后整理错题,再把错题认认真真重新做了一遍。1000题上有的题目还是有点难度的。想说一点,从这几年的趋势看,数学的难度在加大,所以适当的练习点难题还是有必要的,上了考场遇到难题至少不会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以真题为主,辅助的东西也大多是对真题的预告或者分析,其实真正做完分析完过一阵差不多印象就浅了,所以不要怕重复,五六遍之后其实有的东西还是不能完全明白。在做真题两遍之间留些间隔,都做完之后可以对比下两次出的错,如果有一样的就一定要弄明白解决好,这就是你最容易犯的粗心或逻辑问题。我前后应该也是做了4,5遍的样子,后期英语时间少了,前期一定把基础弄好后边才省劲。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是能源动力领域的基础课程,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在东南大学的学习中,我发现这门课涵盖了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大基本传热方式,以及传热的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
在热传导部分,理解傅里叶定律及其应用是关键,要熟练掌握一维稳态和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求解方法。对热阻网络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分析复杂系统的热传导特性。
对流换热部分,尼古拉-普朗特准则(Nu数)和雷诺准则(Re数)等无量纲数的应用需深入理解。掌握各种边界层理论,如平板、圆管等的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问题是考试的重点。湍流模型的简单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辐射换热,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最基础的内容,黑体、灰体的概念及普朗克辐射定律的理解则是进阶知识。了解并能运用斯托克斯定律和兰贝特定律来处理复杂的辐射换热问题,会大大提升解题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习题,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尝试凭实例去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途,不是死记硬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教师的讲解,及时解决问题,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建立自有的知识框架也很重要。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样在复习时就能迅速定位到所需信息。
持续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文献,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