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参考书就是大纲解析,还有强化辅导班的复习资料。有人会问问什么不选任汝芬系列那?其实任汝芬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我觉得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拿手的科目上让他给自己增分,在自己薄弱的不感冒的科目上用适量的时间不拖自己后腿就行了。 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再配上强化班阶段的老师总结的重要考点,让自己既能平均用力,又能有的放矢。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的话,背十几遍单词都不会嫌多。作文背张剑上面小作文十几篇和大作文30篇。虽然忘得差不多,但是对于这个英语基础还是特别重要。阅读80篇基础版做了三遍,真题做了三遍,有利于自己的语感。另一个就是自己总结的做题一定还是好好复习的为好,到最后一个月竟然翻译都不会做了,浪费了当时看过的两遍语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高等数学,这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极高的学科。对我,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高等数学的核心部分。我建议每天都要花时间复习公式和定理,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或几何意义。大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每做一道题都是对理论的一次实际应用,能帮助深化理解。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寻找相关的例题参考,这样提高解题能力。
接下来是综合地质学,这门课程需具备扎实的地质基础知识和广阔的地理视野。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实地考察和理论结合。阅读地质图,理解和解析地质构造,这是基础。深入学习岩石矿物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分支,了解地球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地质学的全貌。参与实地考察,观察岩石、化石,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会使理解更加深刻。
对这两门课,我都采用了“理解-记忆-实践”的学习模式。理解是基础,凭理解概念,知识;记忆是为了运用,需关键信息以便在实践中应用。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数学的解题,还是地质的实地操作,都能把理论转化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