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初期阶段每天投入一个小时,到了最后冲刺的一个月,增至每天三个小时。我没有过于专注这个科目,但最终的成绩让我感到满意。每日我会研读精讲精练,并配合完成1000题中相应的练习。每当学习完一个章节,我会构建知识架构来梳理内容,同时回顾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的真题选择题,通过分析错误来弥补不足,月底我又重新做了1000题中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的简答题解答策略,而到了月底,拿到八套卷后,我开始每天限时模拟一套。十二月,我重复了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两次,重温了错题集,考前一周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记忆大题的答题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一战时忽略了作文,二战就很重视,很早就开始每天背汪江涛高分写作,最后大概大作文背了15篇,小作文背了20篇,自己练笔写了几篇,没用万能模板,自己准备了些句型,框架,佳句,考试时还算淡定,能用出来。我觉得背的量要有,最重要的是背得熟,能写出来,积累得多了,不管写什么题目,自然能够发挥。阅读两年都用丁晓钟的超精解(强推),二战结合了何凯文的,但还是觉得丁的最管用,解析得比较透彻,让人形成思路,重在理解,我做了英语真题加起来大概有6遍了,也没有做模拟题之类的,就是一直研究真题,研究到后面还上瘾了,考试时居然一点不紧张,很从容地完成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科目,它包含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政策、教学论等多个领域的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从宏观层面理解教育的目标、功能,再深入到微观的教学设计、学生心理等。
对教育学原理部分,我建议大家注重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社会作用,以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这部分需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关注当前教育热点,如素质教育、公平教育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论述题的切入点。
教育心理学部分,要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按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尤其要注意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它们对教学实践有深远影响。
至于教育法政策,不仅要熟悉我国的基本教育法律,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立法精神和实施效果。这部分内容往往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多关注教育新闻,了解教育政策的最新动态,会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学论是核心,它涉及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评价方式设计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在这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为重要,尝试模拟设计教学方案,提升自有的教学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