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近年来,政治科目似乎变得相对容易得分,因为大部分答案都能在问题中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通常,政治复习是从九月起始,我推荐使用肖秀荣的完整教材系列,我个人非常推崇他。他的试题往往与考试趋势相符,只要跟随肖秀荣的书籍或其他权威教师的指导,按照他们的时间表推进即可。关键是要时刻留意更新的信息。接近尾声时,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徐涛的小黄书是绝佳的押题工具,效果显著。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完成市面上所有试卷的选择题部分,无论是电子版还是印刷版。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到八月底,我大约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次读完一章,都会亲自去证明其中的所有定理,独立完成笔记,不解开答案自我解答例题,并且在完成课后习题后核对答案。对于那些未能解答、记忆模糊或不熟练的题目,我会用特定的记号标注出来,以便后续的复习。这样的过程大致足以巩固基础知识。由于觉得现在做模拟试卷还太早,我又重新研读了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回顾了历年真题,尤其是那些上次未解出的题目,我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然而,有些难题即使这次重做,我还是无法解决,所以我将它们作为重点来攻克。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你掌握再多技巧,都不如多背几个单词多看几篇文章。阅读真的是要靠英语实力的。不建议做很多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我当时真题阅读做了两遍,第一遍自己做然后对答案,第二遍一个题一个题分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早上我都会把前一天分析好的文章读一遍确定自己没有不懂的地方才过。最后我真的做到了考试的时候看一遍题就知道选哪个答案。作文的话可以看看王江涛的,多背几篇范文,仿写几篇。作文关键把字写好,别又修改最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分析、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例如,理解和应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优化等运筹学工具,能帮助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了解决策树、效用理论等决策模型,有助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出合理选。
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我会定期阅读相关的案例研究,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公司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实际操作,以此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尝试模拟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这对提升实战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对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我建议大家不要畏惧,是要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比如,凭绘制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或者凭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直观地看到模型的运行结果。这种方法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解题速度。
团队学习也是我推荐的一种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理解和思路。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培养沟通协作能力,这正是未来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要。我会订阅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参加在线研讨会,以便及时了解管理科学的前沿信息,这对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知识深度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