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我的提议是依据政治大纲解析来进行。尽管许多人认为阅读起来有些吃力,但它确实是考研政治的关键,所有最终的考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除时政外,都源于此书,其他参考资料都无法全面覆盖。单纯依赖书本是不够的,需要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来辅助学习,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1000题需要反复练习,多次刷题,无需再寻找其他模拟试题,因为它目前是最优质的模拟题集。只要你能充分消化这本习题,政治部分就已经相当扎实了。此外,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你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记录每一次做题时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别忘了每天关注新闻,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可以通过手机简单浏览实时新闻,这样做也能为你的学习缓解压力。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的,关键不要老换书,一本书一直用下去,不要看别人用什么书你也跟风,关键适合自己就好。一天背一点,不要贪多,到五月份大约过了一遍吧~其实这一遍下来感觉啥也没记住,可能心里有安慰吧,我到9月份还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拿着书背,很有效果。从五月份开始对英语的学习除了背单词又多了一项——看长难句加做真题!(从1997年开始只做阅读partA部分),一天一篇,每篇都把里边不认识的单词、词组查好抄在笔记本上(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下学弟学妹,只做真题就够了,千万不要做模拟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误导你。)到大约六月份吧,这一遍就差不多做完了。这时候买的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试卷版,还是只做partA,还是一天一篇,还是做完就整理,记住,光做不分析不整理等于白做!我光整理partA基本就整理了两笔记本,边整边背,要知道,真题里的单词重复率真的超级高,整理真的很重要,越到临近考试基本每科都是拿着笔记在看,而不是厚厚的单词书,书都是越看越薄的。注意,最近三年不要再做了,因为最后要当模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就没再过厚厚的单词书,而是背真题里的单词,这些就够背了。过完这一遍阅读之后,再从2005年开始做第二遍,在这里说明一下我都是复印下来做的,这样不仅可以重复利用真题,而且很有做试卷的感觉。这一点学弟学妹可以借鉴一下。做第二遍就比第一遍快了,我还是一天一篇,但与第一遍不同的是,我做完一篇翻译一篇,记住,不是口头翻译,而是书面的写下来,再和书上的翻译对照,看看自己翻译的不对的地方再改正,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在过这遍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完型和新题型,完成了这两个题型的第一遍复习,到了11月份才开始复习的翻译和作文,学弟学妹一定吸取教训,作文书可以多买几本多背点,自然就能形成自己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面对的是综合地质学,这门课程涵盖了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以及古生物地层学等多个领域。矿物岩石学是基础,需了解并掌握各种矿物和岩石的形态、结构、成分及其成因,特别是常见的矿石和岩石类型。凭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更深入理解它们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看实物标本,加深印象,结合课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构造地质学则需理解地球表层的变形和变位现象,包括地质构造的基本原理、构造图的阅读和解释等。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可能稍有难度,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地形图、遥感图像等资料进行实际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
古生物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手段,化石是主要线索。要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生物群和地层层序,这对解决地质年代问题至关重要。学习古生物的地层分布规律,帮助理解地质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普通地质学是所有地质学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球的形成、演化、物质组成、动力过程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广泛基础,需具备好的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地球的大循环系统,如水、碳、岩石圈等,是学习普通地质学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有效的。对复杂的理论,先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题、画图、制作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定期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多地参与地质实习和野外考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你会发现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