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想要政治的高分,首先必须解决选择题,选择题以多选为重点(我的学习方法是,马哲需要框架图,毛中特需要点对点的记,我是都跟这肖秀荣的步伐前进的,尤其是他的毛中特,出题点很好,不像什么2000题之类的,毫无重点,篇幅问题不一一展开),对于正常人,主观题到后来几乎没多大差距。要提高书写水平,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条理清晰,善于使用符号(如abcd等)。遇到之前没背过的大题,不要慌,在给出材料中,找出能用的话,然后以面积取胜。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可算是中上水平。很早就开始了英语学习,大约四月时,我便启动了词汇积累,使用一本按词根排列的单词书,其中包含历年考研的例句,这对理解和记忆大有裨益,这期间我总共翻阅了两遍。在距考研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每天早晨都会背诵100个单词,直至考前一天未曾间断。平日里,我主要通过背单词和做阅读来练习,长难句部分并未特别专项训练。鉴于阅读题的分值比重,我购买了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反复做了约三遍,到最后,无需看文章或题目,我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做真题的目的是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了解错误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独立完成阅读,对照答案,查看解析和翻译,确保能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并掌握每个单词的意思。一旦你的阅读技巧达到一定境界,甚至能预测出命题者如何设计陷阱。对于写作,我选购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都背,熟记了大约十篇大小作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类似题目。初期我也尝试过做完形填空,但由于它需要极高的英语功底且耗时较长,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我只练习了不到十篇。最终,我对自己的英语总成绩感到较为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德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是整个专业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不仅考察词汇量和语法掌握程度,更看重的是你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精准的表达能力。我认为,提升翻译水平的关键在于大量的实践和反思。每天坚持阅读德国原版书籍、新闻或者学术文章,提高语感的也能积累专业术语。要定期进行翻译练习,找一些经典的德汉对照文本,先自己尝试翻译,对比原文,找出不足并进行改正。参加一些翻译工作坊或研讨会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你从中了解到不同译者的视角和技巧。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看似范围广泛,但其实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个科目主要测试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和广博的知识面。对写作部分,我一直坚持每天写作训练,无论是短文还是论文,都能帮助你提高逻辑性和表达力。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态,能文章更有深度。至于百科知识,这需长期的日积月累。我建议订阅一些高质量的新闻杂志,阅读各类人文社科书籍,扩大知识领域。利用网络资源,如知乎、维基百科等,系统性地学习和整理相关知识,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