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传播与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学习策略如下:首先,我会认真研读“风中劲草”的知识阐述,用彩笔标注关键点,以利于后期复习时能迅速把握要点。每个主题阅读完毕后,我会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部分,并检查答案,标出错误,这些错误是后续强化训练的关键环节。大约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我完成了“风中劲草”和“1000题”的全面学习。进入第二轮,由于第一轮的基础,我对政治的理解更加深入,许多概念逐渐明朗,复习效率也因此提升。这一阶段,我会专注于重温之前标记的重点和错题。第三轮,我会仔细阅读肖秀荣的时事分析,此轮目标在于巩固记忆,将重要知识点牢记心中。
当三轮复习结束后,就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这时,我采用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我会定时完成选择题,通过错误来回溯相关知识点。对于大题,这是重头戏,必须熟背全部20道题的答案。肖秀荣的预测题每年都有原题命中,今年也不例外。即便有些题目未直接命中,稍加改动肖4的答案也能成为有效的答题内容。
对于政治备考,我推荐大家平日多关注时事,多读人民日报,保持与党的思想同步。复习时要专心致志地背诵,成功就在眼前。在考试前一周,我感到非常焦虑,政治还没背太多,选择题又常出错。然而,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坚持。直至考前两天,我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成大约十个专题,思路顿时变得清晰,做题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毕竟少,为了增加英语的阅读量于是我们不得不购买一套英语模拟题,做模拟题的方法与做真题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做模拟题不能死抠,毕竟模拟题的严谨度不如真题。答案和正确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做题的过程,积累做题的经验,寻找做题的感觉。考研英语核心在阅读和写作,阅读练习还是以真题为主,要反反复复多做几遍,这里介绍一个阅读四步走:1、浏览题干,划出关键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数字,大写字母等);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且注意做记号;3、比对问题,准确定位;4、仔细对照,找出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行政管理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涉及行政组织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理论部分需理解和记忆,但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的行政管理案例,比如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或者中国的行政审批改革等,这样既能增强理解,也能提高答题时的实例运用能力。定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梳理知识点框架,使复习更有条理。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它涉及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全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的选和使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掌握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型,如理性决策模型、渐进主义模型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政策情境中。政策分析离不开数据分析,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平时要多做练习题,熟悉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这样在遇到定量分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
学习这两门课,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和思考。阅读教材的,尽量多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争议点。参加一些学术讨论或模拟研讨会,提升自有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